2)第五百四十一章 夜色中探春出嫁_红楼之荣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闻言,一旁的黛玉松了一口气,看向身边的贾环说道:“爷不用担心了,这一路上安南郡王也会同行,想必他会安排好的。”

  听着这话,贾环摇了摇头,说道:“我知道南安郡王会安排好,但这是我的心意。

  三姐姐出嫁,因为是和亲的关系,咱们家并没有人跟着去送亲,这一句千里万里,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爷。”

  黛玉轻轻握住贾环的手,似乎这样能够给他一些安慰。

  秋爽斋,探春身着一席大红喜服,眼睛四处打量屋内的陈设,似乎要将这一切都记在心里。

  这时,赵姨娘走了进来,又哭又笑地看着探春,虽然没说话,但眼睛里似乎藏了千言万语一样。

  见状,探春柔声道:“母亲,我这一走,这辈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再相见的日子。

  女儿远嫁他乡,今后没办法在母亲身边照顾,请母亲原谅女儿不孝。”

  说着,探春就地给赵姨娘磕了三个头。

  “我的女儿啊...”

  见探春拜别,赵姨娘即使强迫自己要绷住,可到了这个份上,她哪里还忍得住?

  于是一边哭,一边扶起探春,紧接着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个荷包,交给探春说道:“这几年是五千两银票,是环哥儿这些年孝敬我的,本想着等你出嫁时再给你,那曾想一转眼就到了这个时候了。”

  探春并未拒绝,也不担心赵姨娘给了她这些银子后,她会不会缺钱花,毕竟贾环就在旁边的府里,每年也都会送不少银子给赵姨娘,这点她还是知道的。

  接过之后,探春轻轻抱着赵姨娘,又用手帕给她把眼泪擦掉,柔声道:“母亲在家一定要保重身体,但有不顺心的事儿,可派人去弟弟那里,他是个又能为有主见的,必定能为母亲分忧解愁。

  过几年,等弟弟有了孩子,母亲也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

  赵姨娘一边听着,一边更觉伤心难过,因为知道她自己是个没文化的,也说不出好听的话来,加上是探春出嫁的日子,所以只吩咐探春照顾好自己。

  这里还没结束,又有小丫鬟说贾母,邢夫人和李纨以及凤姐来了。

  赵姨娘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静静地站在一边等着贾母等人的到来。

  随后又是一番哭诉,各自祝福和叮嘱。

  临近子时,贾环领着黛玉来了,按照规矩,姐姐出嫁,需要由弟弟或者兄长亲自背出房间上轿子。

  众人望着贾环身着三品威烈将军爵服,这份气度,心里不禁感叹不愧是贾家的顶梁柱。

  相互见礼过后,跟在身边主管礼仪的人提醒时间到了。

  这时,贾环走到探春喜床边上,柔声道:“姐,我背你。”

  闻言,探春点点头,伸手搭在贾环肩上。

  随后就感觉身体一轻,整个人就被贾环背在身上。

  姐弟两在前面走,身旁还有喜婆帮着打伞遮住探春,身后则是以贾母为首送别的人,加上抬嫁妆的小厮和丫鬟。

  贾环走得不快,一边走一边嘱咐探春,并告知她一些情况,最后在探春的惊讶中,贾环将探春送到了轿子中。

  “姐姐,不必担心,就算远在暹罗,弟弟我也会让姐姐如同在家一样。”

  因为甄太妃丧礼时,****经下过旨,所以并未放鞭炮和喜乐,就这样,在五月初一凌晨,探春远嫁暹罗。

  神京城南,码头。

  贾环望着已经装备妥当的船只,转身对着等在一旁的霍东升行礼道:“劳烦王爷了,我姐姐这一路的安全,就仰仗王爷费心了。”

  “贤侄放心便是,一路都有兵马护卫,不会有不长眼的打扰。”霍东升谦虚道。

  “多谢。”

  “贤侄不必客气,等本王下次回京,再与贤侄把酒言欢。”

  “那环就等着王爷了。”

  “留步。”

  霍东升上了船,就听见有人大声喊道:“启程!”

  紧接着,就见大船上有士兵将船锚拉起,随后大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消失在黑夜中。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