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 让人感到绝望_继承三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肖半夏虽然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但她在艺术鉴赏这方面的水准也只是普通人的层次,顶多就是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作。d.

  但自从肖遥成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之后,周围知道这件事情的朋友难免因为肖遥的关系,而以为她在绘画方面也有不低的水准。这样一来,就算是为了炫耀,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说到艺术话题的时候太丢面子,肖半夏在艺术鉴赏这方面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听到曾国文的问话,肖半夏很庆幸自己了解过李大师的作以及生平,回答道:“这幅《万山红遍》是李大师最著名的作,同时也代表了他艺术创作的巅峰,这样的国宝级艺术作,我当然喜欢了。”

  说完之后,她的目光看向了肖遥。

  刚才秦董事长送给她的送子观音像价值更高,肖遥都让她接受了,这幅作虽然是馆藏级的珍,但价格比起送子观音像来应该还差了一点,想必肖遥也不会让她拒绝。这一次她干脆没有说出拒绝的话。

  肖遥果然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喜欢,那就好好收藏起来,这幅画是李大师的巅峰之作,你有幸收藏这样一幅国宝级佳作,将来必定是一件值得你为之骄傲的事情。”

  盘午的收藏当中,虽然有不少李大师的作,但恰恰没有这一福李大师的巅峰代表作。

  这是肖遥第一次看到《万山红遍》的原稿,就连他这样的艺术大师看了之后都觉得大有收获。

  因为他个人特别喜欢这幅作,他干脆继续说道:“这幅作就算以我们这个年代的眼光来看,都会被画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所震撼。可想而知,60年代这幅作创作出来之后,整个画坛有多么震动。

  五十年代开始,画坛掀起了描绘红色诗词的热潮,但极少有画家敢于尝试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因为创作这一题才有两个极大的难关很难克服。

  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对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意境。

  另一方面,红遍这个要求给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难度比描绘万山意境更让人为之却步。

  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用笔极少,更不要提大面积的红遍了。

  这两大创作难点,难住了当时所有的画家,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敢于挑战这一题材。

  然而,李大师不但迎难而上,而且还创作出了足以流传后世的佳作。作为一名画家,能够看到李大师的这幅原稿,实在是一大幸事。”

  听肖遥把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娓娓道来,众人都觉得大有收获。

  秦华礼毕竟在国画上有些造诣,他的着眼点都在细节之处,心中有疑问,便直接问道:“李大师在颜料的使用上似乎也很讲究呀,应该是用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