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三个变革_重生之激荡的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术实力是有的,黎文博是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

  刘以琦聪明的像个小狐狸一样,学了MBA之后早已褪去往日的稚气,付与萱的履历相对没那么亮眼,但她管钱,管钱的人得很信任才行,而且在优客融资与收购的项目中,她都完成的不错,不存在明显的能力黑洞。

  船家是个四十多岁的阿姨,温晓光是谁都不认识,湖面上还有不少同行者,远处的拱桥横跨湖面,波光粼粼中掩映的是前路未知的明天。

  茶水倒尽,闲情叙完,温晓光把正式批复的公司文件给他们看。

  公司采取的架构和上一次没有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几个上次在优客多少都赚了钱,林若生也是有积蓄的,

  温晓光也要求,他们必须出钱,所以他们几个拥有的不是期权,而是股权。

  对于最有钱的温晓光来说股份不能白送给不出钱的人,对于合伙人来说,不占股份和他妈打工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不能小心眼的想着什么独占,一定要激发所有人的动力。

  于是温晓光个人出资250万人民币,其余五人都出资50万人民币,总额500万人民币。继续留出20%的期权池以待后人,剩下的温晓光占股40%,他们各自占股8%。VIE结构什么的,现在还不是重点。

  这样的安排,大家都是没有意见的。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也足够健康。

  如果平分,那就没人做决定,一锅乱粥,如果个人独大,那其他人就没有归属感。

  现在温晓光拿钱最多,占股多些,在40%,这个数字还不错。

  至于准备了数亿美元准备砸到软件上烧,公司往后也需要融资这件事也好办。

  他可以通过私人的投资基金单独往里注资,或者协同其他投资公司一起参与A轮。

  公司内部需要多少钱,大家自己心里都有数。

  公司估值多少钱,可以让第三方评估机构或者其他投资公司作出客观判断。

  这些‘精英们’办法很多,温晓光的那些个人资产不是侵吞他们股份的威胁,而是他们对于成功信心的来源。

  “股权证明书自己的收好,有可能是废纸,但说不定就价值连城,可不要弄丢了,尤其是你,刘以琦。”

  刘以琦无语,“你为什么点我名?”

  “卖掉优客的时候我给了你150万,你钱呢?”

  温晓光想不通这个问题,这姑娘只拿出了38万,还有12万是借的。还是特么借温晓晓的!

  “买房啊,”刘以琦理直气壮,“这个我还要问你呢,你要来北金也不早说,我都在中海买了房,房价多贵啊,你说我现在怎么办?我又要在北金租房,又要付房贷,这样子,女人老的很快的好不好?”

  算了,她也是被大大的坑了一把。

  付与萱说:“你先和我住吧,以琦,我一个人也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