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五、六_平家物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度搜索平家物语天涯或平家物语天涯在线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四

  秃童

  仁安三年三月十一日清盛公五十一岁时,因为生了一场病,于是许愿出家入道,法名净海。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病一下就好了,因而得以尽享天年。这期间,平家真可谓盛名震动朝野,人人钦羡的事就象草木见到春风,家家渴慕的事有如百禾遇上甘霖。说起六波罗一家的贵胄公子来,无论什么样的名门望族,都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入道相国【1】的内兄,平大纳言时忠卿,曾说过这样的话:“不是出自平氏家门的人,皆属贱类。”因此,世间的人都想找点什么因由,与平氏一门扯上关系。不仅如此,甚至连衣领怎么折,乌帽子【2】怎么叠,只要说是六波罗的样式,天下的人便纷纷效仿。

  无论怎样的贤王圣主,以及怎样的治国良相,都免不了会有些无聊的人聚在某些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传一些流言蜚语,这本是世间常有的事。唯独在入道相国全盛时期,却并没有说平氏闲话的。这是因为入道相国有独到的安排。他选出了三百个十四、五、六岁的少年,一律留着齐耳短发,穿一身红色的直裰【3】,让他们在京都各处行走探查,遇见有说平氏坏话的人,马上通知同伙,闯进他的家中,没收其资财家具,并将那人抓到六波罗府中去。所以一般平民即使眼里看见,心里不满,也没有敢说出来的。不只是街头行人,就连路上通行的马和车,一见六波罗的秃童都远远避开。真可谓“出入禁门不问姓名,京师长吏为之侧目”【4】了。

  【1】清盛为太政大臣,出家后被称为入道相国。入道是大臣出家后的尊称。

  【2】黑布直筒帽,有挺直的,叫立乌帽子;也有折叠的,叫折乌帽子。

  【3】类似我国清代的马褂,胸前有扣,补贴口有结扎的带子。武士上阵时,铠甲披在它的外面。

  【4】见陈鸿《长恨歌传》:“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

  五

  阖第荣华

  入道相国不仅自己享尽荣华,他的阖家子孙也全都发达起来。长子重盛做了内大臣兼左大将,次子宗盛做中纳言兼右大将,三子知盛任三位中将,长孙维盛则任四位少将,平氏一门有公卿十六人,殿上人三十多人,另外还有各国国守,以及在卫府和各省司担任官职的,共有六十多人,在那时的政界似乎再没有别家的人,可谓权倾朝野了。

  在从前的圣武天皇【1】时代,神黾五年(728)朝廷始设中卫府的大将,自从大同四年(809)中卫府改为近卫府【2】以来,兄弟分任左、右大将的只有三四回。在文德天皇【3】时,藤原良房以右大臣兼任左大将;藤原良相以大纳言兼任右大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