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大美人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祁镜对医疗器械压根就没什么研究。

  他平时的工作重点一直都在诊断上,和器械打交道的机会实在有限,常用的也就抢救室里那几样东西。

  急诊确人缺骨干,祁镜当初做住院的时间就不长,基本一满年限就被提升了。而且实习生源源不断,内科的操作内容也不难,除了胸穿腰穿外几乎都是杂活范畴,普通住院甚至实习生都能轻松应对,根本轮不到他出手。

  而现在,他已经发展到了连病人都懒得收的地步,更别提上手去操作了。

  当然,就算懂得再少,他也很清楚国产与进口之间的差距。

  十多年前,国内工业化水平还不够强悍,国产医疗器械确实差了进口好几个档次。就算是听诊器这类小东西也很难跟上脚步,碎膜、听筒管橡胶老化、耳塞太硬等等缺点经常会被国内医生诟病。

  只要在临床工作过,尤其是外科,都很清楚国内外医疗器械的差距。

  现代医疗不论内外科都在向微创时代靠拢,各类导管就是最杰出的代表。想要得到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生的操作风险,就得在器械的质量上下功夫。

  因为医疗和科技工业水平的关系,国外在微创上早已遥遥领先,而国内只是刚起步的状态,质量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弥补。

  但这种差距反应在价格上就有点离谱了。

  如果是弥补了国产空白那也就算了,可两本介绍书里有些相类似的东西,价格却是天壤之别。同样一件过了质控的产品,可能在临床使用的效果上有一两倍的差距,可反映到了价格上则被放大到了10倍乃至数十倍。

  如果再算上医保,价格差甚至可以继续拔高。

  也许出厂时它们的价格并不夸张,但漂洋过海之后,加了运输费、代理销售费、各类杂七杂八的中间税收,最后呈现在病人面前的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难以支付的价格。

  就好比早上吃个早饭,路边摊和酒店里的东西肯定有差别。在紫天阁吃早点肯定会比其他地方做得细一些,选料讲究,口味也是一流,但这种差距反应到价格上就是在末尾上多画一个“0”。

  “朱老板,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器械方面我实在是不太懂。”

  祁镜同时比较着两本介绍书的价格,嘴里吃着刚出笼的包子,笑着说道:“内科对器械依赖度很低,有些我连用都没用过,让我怎么选啊?”

  “哦,是吗?”

  经祁镜这一提醒,朱岩这才想起了这茬。

  祁镜只是个内科临床医生,懂的器械很有限,也没参与过器械销售,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实在是之前这小子办了太多事儿,让朱岩产生了一种什么都能靠他的错觉。

  想再想想,他不得不在心底里暗骂自己两句,然后对祁镜说道:“你就先看你懂的那些东西,其他的我再想想办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