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两种农夫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古老的寓言故事中,不论东西方都会有个经常出现的职业,农夫。尤其是在伊索寓言,这个职业更像是两个矛盾体糅杂而成,互相对立又紧紧融合在了一起。

  《狼来了》里,农夫们是帮了牧童两次的好人。但在得知自己被骗后选择不再帮他,任由狼把牧羊叼走。而到了《农夫与蛇》,农夫依然是个帮蛇暖身子的好人,结局最后被蛇活活咬死。

  两则寓言里的农夫正代表了国内医生的两种极端状态。

  一种是吃一堑长一智的前者,他们大都位于医疗这座金字塔的底层。高年资住院、住院总值班、主治或者副高,都算在其中。

  没有实习生和刚入院工作的小住院,那是因为他们还一腔热血,仍处在“被骗”阶段。

  经过被骗阶段后,这些遭到社会毒打的医生们便树立起了和患者家属们之间的高墙,坚决划清界限。平时站在干岸上自诩清高看着风景,一旦出现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就选择放弃,或转院、或卸责、甚至虚与委蛇。

  就像防止山火一样,先自行用火烧出一片防火隔离带再说。

  另一种则是标榜仁医仁术的老好人,这些人一般都位于金字塔的中高层。各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一路往上走的高位,甚至是旁观着一切却能指手画脚的媒体和舆论大众,也都能划归其中。

  不管病人和家属是什么情况,有没有错,先救再说。即使知道对方有黑历史,甚至会对付自己,砸掉整个科室,威胁到医院其他人的生命,他们也义不容辞。

  最后或许成就了他个人的光辉,但却用自己超脱世俗的道德价值观,在舆论的无限放大之下,绑架了一群仍有自我利益底线的凡人。

  如果真的如此,或许还可以说一句是对人类精神升华做出了贡献。

  但可惜的是,其中更多的是虚伪。

  祁镜从小就痛恨当寓言里的农夫,但没想到的是,长大后的他做了最符合这种定位的职业。

  在国内,就有不少医生就处在了这两种状态中。

  有的医德高尚得无以复加,恨不得燃尽所有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最后这种千万才出其一的圣人,却成为公众评判这一职业的行业标准。试想人人都把爱因斯坦设定成正常人类的标准,恐怕全地球就没几个是正常的了。

  这种情况也非医疗一家,教师、警察都是如此,甚至还被人分进了服务性行业。

  另有一部分医生冷漠得形同陌路人,因为看到了几篇老奶奶摔跤碰瓷讹钱的报道,就下定决心绝不扶老奶奶过马路。如果yi情期间,是这种人冲上抗yi的第一线,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祁镜哪边都不想站,只想贯彻寓言所传达的思想:分辨善恶。

  病人不可能全是蛇,有可能会是松鼠,也有可能是个小白兔,为了避开1%的蛇而舍弃掉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