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青木打工的那些年那些事儿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父亲踏实肯干,也有点商业头脑,又赶上了好时候,柳青木家里还挺有钱的。

  只不过那是以前......

  商场如战场,除了正面交锋外,多的是背地里递刀子的恶心事。有的是竞争对手挖坑,这还算有点技术含量,但有的就很直接了。坑投资款中饱私囊几乎是屡试不爽,甚至拿了借来的钱,选择直接跑路的也大有人在。

  青木的父亲就正好双双中刀,不仅自己的厂被人挤压份额,投资的款项也全没了。

  为了救厂,他从借钱给别人变成了从别人手里借钱。借了之后如果没法翻身就只能出手再借,越借越多,最后厂没救成,他还欠了一屁股债。

  母亲患了重病走后,她父亲的身体也一蹶不振,欠的债就这么一下子落在了柳青木的肩上。

  那年她只有17岁,严格意义上来说,都还没成年。

  如果说别人的人生是一个上帝开关门窗的戏剧性过程,那她的,就是一则好端端走在路上忽然就被歹徒抢了个精光的电视新闻。画面前的同情不会超过五分钟,一切的一切还需要她自己来扛。

  这种人生还是要从学习开始说起。

  不知道什么原因,青木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太行”。

  这是几位中小学老师评价她时用的婉转语气,要是换成她自己的用词,那就是一个字,烂。

  好在丹阳的卫校并不像明海上京那样高要求,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明显低于普通高中,所以一向务实的青木在初中毕业后就去上了卫校。

  在临毕业的时候,家里突生变故,原本支撑着全家的父母都倒了,厂也没了。

  面对海量的债务,柳青木没有逃避,她选择一肩挑。

  其实当初在护校上课的时候,她就隐约觉得家里出了问题。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原本每月的生活费都会提前交到她的手里,可渐渐的,钱变得不那么好拿了,父母脸上的愁容也越发多了起来。

  青木天生就会察言观色,到手的钱少了她也不强求,反倒学起了自己父亲当年的起家经历,在学校对面的一家小餐馆里做起了临时工。

  刷碗、接待服务员、甚至厨房帮工她都做过,寒暑假的时候更是从上午九点一直忙到晚上打烊。勤劳带给了她足够的财富,之后的学费和日常花销也几乎都是她打工赚出来的。

  这段经历也为她之后敢于走上还债道路埋下了伏笔。

  毕业后,青木其实是有机会进三甲工作的。只可惜父亲身体越来越差,高强度长时间的三甲工作根本不适合她,所以就进了离家不远处急救中心总站,做起了调度员。

  调度员虽然也是三班倒,但贵在工作量不算大,时间固定,最重要的一点是离家够近。

  然而,工钱实在太少了。

  看着银行里的存款,青木把心一横又找起了兼职。

  对于医护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