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乐元年五月,天子御驾北巡。

  出发之前,朱棣连续两日在华盖殿宴请宁王朱权,谷王朱穗,周王朱橚和辽王朱植。

  继周王和谷王之后,宁王和辽王的封地也终于有了着落。宁王改封江西南昌,辽王落户荆州。从北到南,跨越数省,纵有不适应,朱权和朱植也不敢抱怨。

  万一皇帝怒了,把封地再收回去怎么办?

  宴中,朱棣举着酒杯,红着眼眶,一边和宁王等叙说兄弟情,一边哭穷。

  不是做哥哥的不仗义,实在是国库空虚,皇帝家也没余粮。

  自去年开始,河北山东就闹饥荒,直隶淮安及安庆等地又是蝗虫成灾,鬻-儿-卖-女者众。赈灾粮不够,还要从附近卫所调给。刚缓过一口气,鞑子又来找麻烦,军-费是个大问题。

  事已至此,当真是没有多余的钱来为兄弟们兴建王府。

  所以,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或是按察使司,挑一处先住进去吧。当然,改建装修的费用朝廷还是会出的。

  为了国家,为了社稷,兄弟们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全当支持为兄的工。这份情谊,为兄肯定记着。

  话落,举起酒杯,仰脖,一饮而尽。

  宁王等人还能如何?话说到这个份上,反对-抗-议都不会有效果,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端起酒杯,真诚表示,陛下有令,臣一定遵从。甭管是三司衙门还是前朝建筑物,总之能遮风挡雨,不是高危建筑就成。住哪不是住!

  一切只为能早些离开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生活实在太过压抑。终日困在王府中,吃饭睡觉都不踏实。

  朱权等人很识相,朱棣很满意,大方承诺,装修费用绝对不会吝啬,工部派去的官员和工匠,尽管差遣。还在宴后赏赐四人宝钞万贯不等。

  反正不需要准备金,钞票可以随便印。

  票面价值和实际购买力不符,完全不在朱棣的考虑之中。

  人无完人。

  在打仗和处理国事上,除了古的朱元璋,几乎无人能出朱棣左右。遇到金融问题,朱棣却和他老子一样,隔行如隔山,容易犯-错误,在乱印——钞票一事上最为明显。

  孟曾想提醒一下朱棣,奏疏写好,却又被他自己压下。

  他以什么立场,什么身份去提醒皇帝?

  对错与否暂且不论,在一力恢复太——祖-成法的永乐初年,质疑朱元璋亲自定下的宝钞制度,想砍头还是扒皮?没有万全的把握,会危及脑袋的事情坚决不能干。

  孟之外,朝中并非无人注意到宝钞存在的隐患。

  元朝也曾发行纸钞,可元朝的纸钞有发行准备金,有官府信用凭证,是可以兑换金银的。

  宝钞则不然。朱元璋立国之后,严格限制金银在民间的流通,别说用宝钞兑换金银,连铜钱都兑不出来。

  这样的纸钞不贬值,那才奇怪。

  尽管宝钞有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