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斗力也会打个折扣。

  况且诏令上只说放军为民,却没说不能再垛集成军,这其中可操的余地相当的大。说不得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这些军汉和平头百姓。

  在路上,丁小旗同孟仔细分析过,他这辈子,除非彻底翻案或皇帝格外开恩,是没有可能脱离军籍的,孟则不然,若是他想,完全可籍由此次离开边塞,再走科举之路。

  对读书人来说,这才是正途。

  “总旗,卑职句句出自肺腑。”

  前郎中大人表情和语气十二万的诚恳,就像在说,您这样的大才,不行科举,不举贤才,不位居庙堂,简直是文官集团的损失,是朝廷的损失,更是大明的损失!

  孟掏掏耳朵,“丁小旗,不用再劝了,再劝我也不会改变主意的。”

  “总旗,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孟咧咧嘴,他这都是总旗了,手下管着五十多个人,有田有房,在同族和乡里还有个好名声,相当不容易。不说别的,他当初从军一事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孟广孝和孟清海,几乎是百日得罪死了。要是把这一切都丢开,一门心思的再去读书,身为族长的孟广孝一指头就能碾死自己,着实是不划算。

  当建文朝廷的文官,更加不划算。

  别看现在待遇好,燕王一起兵,一切不过都是镜花水月。

  投降?

  哪有直接跟着造-反-靖-难-光彩?

  孟打定主意,前郎中大人苦劝无果,只能摇头。

  若是换成他……唉!

  孟反过来劝说前郎中大人,“丁小旗,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做人不能一味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把握眼前才是幸福。”

  “总旗说的是,卑职受教了。”

  “丁小旗应当知道,孟某什么都吃,就是不喜欢吃亏。”孟压低了声音,“再者,诏令贴出几日,卫所上下如何?有几人还籍?以丁小旗这样的聪明人还看不出来?”

  “总旗是说?”

  “佛曰:不可说。”

  孟笑眯眯的卖了个关子,前郎中大人也不是本人,仔细一琢磨,悚然变色。

  皇帝在南边,下这样的诏令到了北边,镇边的九个王爷可都不是摆设。

  “可想明白了?”

  前郎中大人苦笑,“总旗如此信任卑职?”

  孟奇怪的问道:“丁小旗何出此言?孟某可是有话不妥?”

  前郎中大人再次苦笑,的确没有不妥,只怪自己太会揣摩上司的心思?还是太聪明?

  果然自古贤者多寂寞。

  呜呼!

  打发走一路呜呼到自己家的丁小旗和帮忙送东西过来的几个军汉,孟关上大门,整理了一下思路,打算同两位堂兄畅谈一下人生理想和生活哲学。

  做人得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怎么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他之前也曾想着安分老实的过日子,几亩田,一栋房,衣食无忧,足矣。

  想得是挺好,到头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