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三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高炽一向谦逊,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立刻开口认错。在老爹跟前丢了面子不算什么,梗着脖子坚持完全没必要。

  “你处事经验尚浅,一时想不周全也无大碍。”燕王没有责怪朱高炽,反而安慰了他几句,温声道,“先下去吧,正使人选,孤自会考量。”

  “是。”

  朱高炽退出了暖阁,看着房门关上,才转身离开。

  暖阁内,朱棣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大和尚是故意的?”

  “非也。”道衍摇头,“世子心急了些,本意是好的。贫僧只是点播些许,王爷明鉴。”

  “是吗?”朱棣放下茶盏,同意了道衍的话,“是急了点,倒是比温吞要好。北平一战,到底是长进了不少。搁在平日,他推举的人也算不错。”

  道衍捻着佛珠,没点头,也没表示反对。

  人已经摘出来了,多说无益。

  静静思索片刻,朱棣吩咐候在一旁的郑和,“去叫侯显过来,另派人将杨铎从真定召回,越快越好。”

  “奴婢遵命。”

  洪武二十九年,燕王北征沙漠,侯显以内宦随军,表现果敢勇猛,很快获得朱棣的赏识,被召至身边听用。

  那时,郑和才刚刚崭露头角。

  侯显有辩才,个性刚毅,熟通蒙藏语言,曾深入北元腹地,了解当地风俗,又一向对燕王忠心耿耿,绝对是最好的出使人选。

  “这个孟,”燕王迟疑了一下,“可让他做为副使?”

  “王爷,不若令杨同知为副使。”道衍和尚说道,“贫僧徒弟身子不好,恐会拖延行程。何况有侯显在,多他一个少他一个都无妨。”

  “大和尚,孤记得这个徒弟你还没收到吧?”

  “阿弥陀佛,贫僧也曾回与王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如王爷当年。贫僧有信心!”

  道衍握拳,一脸的佛光普照,光头都在闪闪发亮。

  燕王很是无语。

  敢同燕王这么抬杠的,除了道衍再没第二个。哪怕是一向以豪爽著称的朱能都不敢同朱棣这么说话。和动不动就剥皮填草的朱元璋他儿子抬杠,不要命了?

  偏偏朱棣就吃道衍的这一套。

  难倒是被这个和尚在耳朵边嗡嗡了十多年,彻底麻木了?

  很有可能。

  不过,孟的确是个人才,几番献策,行事看似缺少章法,细想却有可取之处,与道衍有不少相似之处,合了大和尚的脾胃,倒也不奇怪。

  下次出征,还是带上吧。

  孟十二郎回到王府,查验过腰牌,见过王府典宝之后,快步回了厢房。

  解下大氅,长随送来热水,温热的布巾扑在脸上,孟舒服的喟叹一声。

  “佥事可要用饭?”

  “不必了。”放下布巾,整个人顿时精了许多,“我不饿。”

  “是。”

  长随退了出去,房门关上,吱嘎一声,室内变得寂静下来。

  孟坐到桌旁,倒了一杯茶水,一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