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3豪气,不同的选择_此山乃我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近十年里,他的名字才开始响亮起来。

  赵蛮的名声最响亮的时候是前年辽宋最后一战,既响亮又狼狈。

  宋辽两国都在战事上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相持已久,却始终没有一个绝对的压倒性的胜负。双方都耗不起,有了议和的苗头了。

  议和还在进行中,战争却也没有停止,为了震慑大宋,得到更多的补偿利益,辽联合西夏对宋军疯狂夹击。而赵蛮却因为大宋朝堂上的文臣、武将之间的争斗成为牺牲品。

  宋廷内部,因为十六年前余昭明主议和,却做出“通敌叛国”之事,震惊朝野,余昭明在文臣之中具有超然的地位,余家没抄家,之后文臣的地位大受影响,一干武将抬头,但是因为十多年来的战争,也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皇帝的耐性也一点一点被磨掉了,武臣多被排挤,文臣势力主议和,全权掌控兵备调动之事。

  宋臣为了促成这次和谈,不想将战争闹大,并未增派兵马支援赵蛮,只想息事宁人。

  这辽宋的最后一战,辽、夏大军来势汹汹,宋军的援兵却久等不至,成为瓮中之鳖。

  这一战让赵蛮在北地军中声名大噪,他以破釜沉舟的气势杀了大辽猛将萧挞,辽人退兵。

  这也是赵蛮战场生涯的终点。

  除了北地,他声名狼藉,因为他不服从命令,破坏辽宋双方的和谈,贸然出兵死伤数千人,作为罪臣被带回汴京。

  这些都是萧今朝听说的,他听说宋军只折损数千人,并不怎么相信,不过告示是这么说的,姑且就这么听着吧。

  对于赵蛮,萧今朝欣赏他在战场的勇猛和果断杀伐,也有戒备,萧挞是萧今朝最看中的子侄,是萧氏族内,甚至是大辽内少有的将才,死在赵蛮之手,这样的人不得不防。最后,则是惋惜,赵蛮注定会栽在朝廷上莫名的争斗里,就跟他自己一样。

  萧今朝没有见过赵蛮,只知道赵蛮后来造反了,仓促行事,必然要失败,之后他被贬为庶人,流放房陵。

  过刚易折。

  赵蛮跟萧今朝何其相似。

  萧今朝自己吃过这样的苦,他昔日在朝堂之上,也是差点反了,不过到底还是“差一点”,他也不服过,也抗争过,可这些年过去了,他无可奈何,他浑身的刚硬和不屈也渐渐的被磨掉了,心气也被磨平了许多,心中的那把火渐渐的熄灭了,只留下怅然的余温。

  而赵蛮比他还要“刚”,还要不屈。

  只一眼,萧今朝就看得出来,或许是因为还没有到绝望的境地,或许前面还有胜算和希望,赵蛮心头的火还没有灭,他跟自己不一样,他还要去争。

  萧今朝也想看看,继续争下去,赵蛮会得到什么,是跟自己一样,无力改变,随波逐流,还是走出一条别的路来。

  他和赵蛮,一个是饱经世事后的沉敛,一个是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