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7章 青青竹楼_宋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做主就行了。”其他股东也随声附和。

  杜文浩心中暗叹,古代老百姓就是实在,连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官本位都如此严重,更何况普通百姓呢,看来,自己要普及权利意识,任重道远啊。

  杜文浩道:“这不行,前面已经说了,这种事情必须股东会讨论按照双重多数决定。这样吧,为了便是大家集中讨论,我提三个方案,第一种,按原先青苗法的两分息算;第二种,一分五;第三种,一份。大家实行无记名投票。如果形不成多数,则去掉得票最少的一项,重新投票,也可以在投票上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利息。一直到形成多数为止。”

  众股东表示赞同。

  当下由公司经理侯押司发票,大家各自写了之后,交给侯押司。侯押司把票打乱,随意收取,在米十二的监督下唱票。

  令杜文浩意外的是,所有股东,全部填写的都是第三种,即一分息!

  杜文浩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官老爷先前的一番话给这些粮商的压力,惧官意识根深蒂固,一时间改不过来,更何况还有韩绛这个成都府提举和苏轼这个知州以及那么多粮商在一旁,这些粮商宁可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得罪官老爷。

  想明白这一点,杜文浩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公司事务中,要尽可能削弱自己这官老爷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正把公司推向市场。

  以前的青苗法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人为保,现在不用这种办法了,杜文浩提议以相当价值的田地、家财作抵押,便可借贷。没有的也可以提供有财产的人为保人,偿还不了,到期可以变卖抵押物清偿,或者由保人代为清偿。

  古代虽然也有保人或者抵押的制度,但远比不上现代民法规定的完善。杜文浩引进了现代民法中的担保法制度,让众人都很惊奇,也都认为规定清楚,觉得很可行。

  接着,股东会商议决定,第二天傍晚之前,所有钱粮必须全部到位,第三天开始放贷。在此之前,由米掌柜负责挑选雇佣公司员工,并雕刻公章,然后在城里和四乡八里张贴放贷公告,进行宣传。

  旁观的一帮粮商们终于见识了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司如何成立,股东会如何运作的,都是大开眼界,这也就成了一场现代民法的初步普及课。

  事情搞定,杜文浩非常高兴,又叮嘱各位粮商们回去后开粥厂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并跟着苏轼和韩绛一起巡街,眼看着开始落实,灾民们都已经排队开始领粥了,天也要黑了,这才满意地回到了住处。

  当晚,庞雨琴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把韩绛、苏轼和钱不收请来吃饭。

  席间,杜文浩钱不收疫情防治情况。钱不收神情黯淡:“师父,城里基本上没什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