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扯皮_大国航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上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比现在的雷达测距器,脉冲多普勒雷达更烧钱,这是经过反复的商议之后才去掉的。

  如果说不能全天候,你们当时怎么不说?现在才来提!

  “是啊,咱们的空军,在这件事上,没有担当啊。”屠老知道秦风的心里想要说什么,虽然没有说出来,秦风还是站在了132厂,站在了三机部的角度上,让屠老很感动。

  以前,空军是急着要,当时本来就是不能全天候作战的,能全天候作战的,那是歼7III干的事,现在,这款飞机正在611所里,被彻底研发呢。

  当然,现在谁都不知道,这款被宋老寄予厚望,也是611所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最后的下场要比现在的歼7IIA还要惨,这个项目,一直拖延,拖延的原因,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屠老和宋老的观念的不同。

  如果按照屠老的设想,照瓢画葫芦,完全按照米格-21MF的方案来测绘仿制,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但是宋老就是要吃透技术,还要局部改进,结果,晃晃悠悠,首飞一直拖到了1984年,当然,这也和发动机测绘仿制不顺利有关。

  总之,进度是拖延下来了,同一年歼-8家族的重大改进型歼-8II也实现了首飞。

  相比之下,空军肯定是更喜欢机头粗大的歼-8II啊,那里面能装的雷达,绝对是比歼7III大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原本计划制造1000架的歼7III,最后却在1988年到1991年间生产了17架,草草收场,这还是因为一些部件已经开始调配,不生产就浪费了。

  这是后话,现在,空军的这个耍赖,让屠老很是恼火。

  到了这当口,因为国民经济调整,空军没有钱引进,我看大家都是通情达理互相谅解的,你不说这个,而是把要退合同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没有改装出全天候飞机这技术状态上边来,显然无视合同谈判你自始至终都参加的这个历史事实,简直,简直就是嫁祸于人的啊。(不是华东之雄编撰,这句话来自屠老回忆录。)

  早知如此,当时就不该太放心。

  “去年,在谈判期间,陈部长指定我代表中方与马可尼公司谈引进的技术规范,并由我签字,我就对陈部长说,要我代表可以,但国内又有四机部,又有空军,部内又那么多厂所,是否以后内部先大家签了字,然后我一个人与外国人签?当时陈部长笑着说:‘老屠,你真顾虑太多,我们共产党办事,一起讨论定的,说话是算数的,用不着办这种内部手续,你就大胆去签吧。’陈部长说了话,我也不再说了。”屠老说着,还是有些懊悔的,当初如果四机部,空军,那些厂所,一起都签了,现在看他们还敢反悔!

  现在,把所有责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