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初夏一家_重生之寒门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里的人家一般洗澡都用皂荚,有钱人家才用猪苓,猪苓里面是加了香料的,用后可以除臭留香。

  张家用的也是皂荚,采摘的是皂角树上的果实制作而成,初夏用的并不是很习惯,但有总比没有好不是。

  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虽然衣裳上补丁不少,但总得来说还算干净。

  农村的晚上比白日里要凉快多了,热气都散了去,初夏洗完澡,就进了右边刘氏与张安民的房间,此时刘氏正点着煤油灯在纳鞋。

  “洗完澡了?”刘氏抬头说着,伸出手给初夏整理了下被卷起来的衣襟。

  “嗯,脏衣服我已经用桶装起来了,娘,你是在给爹做鞋吗?”初夏看着刘氏手中那一双大大的鞋底问着,小身子一翻就爬上了床。

  “不是,这些鞋是要做好,拿去镇上的集市卖的。”

  初夏一看,果然旁边还有好几双没有动工的鞋底。

  男主外,女主内,初夏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古代妇女有多么不容易,除了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外,还要从事大量的家务劳动,做饭、喂鸡、采桑叶、织布、纳鞋等,还要和男人一起从事田间劳动。

  就像刘氏,白天除了日常的洗衣做饭打扫,还要织布绣花,织来的布不仅给自家缝制衣服,其余的则是出售给家庭增加收入,晚上则要做鞋缝补衣服等。

  初夏脚上穿的这双新鞋就是刘氏前几天新做的,初夏偶然见到了制作过程,首先要搭起袼褙,袼褙是用碎布或者旧布糊成的厚片。选一个平的木板,用浆糊糊上一层纸,然后把碎布或旧布一层一层糊上,糊个四五层,阴干取下,将鞋底和鞋帮的鞋样画在袼褙上,用剪刀剪好,纳鞋底和鞋帮,用锥子,针线等为工具,使麻线将袼褙固定在一起,纳成名为千层底的鞋底,上鞋帮,一双鞋就做成了。

  她脚上的鞋子,刘氏都做了好几天才完成,现在做大人的鞋子,肯定更花时间和功夫。

  “娘,一双鞋子能卖多少钱啊?”

  “咱农家人纳的鞋,按往常集市上的价,能卖到二十文钱一双。”

  “才这么点?”

  刘氏加快着手中的活,早点做完也就能少耗点煤油灯,“已经不少了,有的时候价格更低呢。”

  这明显是付出的劳动和收获不成正比嘛,初夏心里想着。

  屋外响起了脚步声,两个人同时向外望去,就看见张安民进了屋,反手将门给带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从怀里掏出了东西,一股香气扑鼻来而。

  “哇,是烤红薯!”

  “看看这是什么?”张安民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了两个煮鸡蛋。

  还没待初夏叫出声,刘氏就将张安民往自己的方向一拉,“你拿家里的鸡蛋了?这鸡蛋是要卖的,娘每天都要数的,要是娘知道了,还不得说咱们。”

  “放心,这不是咱家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