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十二章 甩包袱(求月票)_重生之资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目地,其实正如方明远所说的。就是为了甩包袱。希望能够由潼宜来承担起带动潼川经济发展的重任。

  “明远,我记得当初你可是打算将整个潼川都承包下来的。”苏爱军道,“怎么现在看起来,你似乎又不愿意再要潼川了?”

  方明远叹了一口气道:“苏叔。什么叫此一时,彼一时,您总应当明白吧?当年的潼川,经济形势比起现在来,要好得多!不错,潼川这几年来国民生产总值一直是在提高。但是,如果说算上通货膨胀的因素的话,它的经济实质上是在不断地萎缩!”

  苏爱军默然无语,是啊,如果说现在的收入只能买一百斤大米,而五六年前的收入却可以买一百五十斤甚至于更多的大米的话,那么就是现在的收入数字是五六年前收入的数字的几倍又有什么意义?就像韩元和美元一样,二百美元和十万韩元,哪个更值钱,这还用说吗?

  “几年前,如果说是潼川和潼宜一齐划为特区,我方家也会接手下来。”方明远正色道,“但是现在,如果说还依照当年的标准,那就是在成心为难我了。嘿嘿,潼川并了进来,可利用的土地没有增加多少,人口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所有原本对潼宜发展的规划,全部都要更改。还要提前缴纳一大笔潼川的税款,同时承担潼川五十万人的工作和社会保障,还要负责治理潼川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这些事情,哪一个不需要钱?”

  多一个潼川,可不仅仅是多了三千平方公里和几十万人的问题,还要多出一连串的其他问题,不说别的,光要替潼川提前上缴的税收就是一笔巨额资金!而且,要发展潼川,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一笔钱,又是额外的支出。方家的资金雄厚,也不可能由着他这样在地方上不求回报地投入。而且这样一来,方方面面的事情会多出来一大堆,要解决的事情自然也就会多出很多很多,还会打乱潼宜原本的发展进程。

  潼宜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不错,但是经济上的成绩还没有完全转变成为市财政上实打实的收入,当年西德合并东德,以西德的雄厚财力,还折腾了好多年,由此就可想而知了。省里这样做,他们倒是减负了,可是给潼宜丢来了一个大包袱!

  虽然说,方明远很希望将潼宜的一些作风推广到全国,但是他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潼宜这片小天地里,由于这里原本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所以决定了这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利益团体,即便是有,在面对方家和省委省政府时,也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打散。

  而且目前潼宜的所有税收,说白了,在保证潼宜政府正常运转秩序的条件下,其余的全部都是理所应当地归方家所有,所以这些税收,如何花,怎么花,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