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七章 算计美国_重生之资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感谢书友任阴行、老帅男(两张)、黑老2第二的月票。感谢书友任阴行的大额打赏。到月底了,大家手头的月票别攒着了。:)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也因为华夏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华夏大地上大片的林木被砍伐,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河床增高等等等等原因,结果就是华夏隔三差五地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洪灾。

  1991年的夏季,华夏当时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旱灾。其中苏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仅仅四十八小时里,降下了二百多毫米的雨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八十年代末编写救灾志时都找不到什么灾情记录的苏南地区,却记下了这次水灾。

  整个华东大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田地里的庄稼,还有大片的良田都被泡在了洪水中,就连当地的城镇,也都变成了一片泽国。坐船可以在城市里穿行,小楼的一层已经完全淹没在了水下,水上漂浮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垃圾。

  据当时初步统计,当时全国受灾民众高达数亿人,受灾最严重的两个省,灾民占到了该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超过二百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河流的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帐棚。当年受灾省市的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就可能超过了数百亿元,如果说再损上间接的经济损失,就可能要超过千亿元。

  而且华东水灾是华夏建国以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地呼吁国际社会请求援助。

  这一切,自然也给当时还在上学的方明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本不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他,那些日子里,总是坐在电视前,看着那汹涌奔流在华夏大地上浑浊的河水,叹为观止!那个时候的他,对于那些灾民们的困难,还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只是觉得这大自然的天威,实在是太壮观了。

  进入九零年以后,方明远一方面琢磨着如何在海湾战争中捞钱,另一方面也是在琢磨着如何向上面提个醒,最好能够在今年检查一遍几条主要河流的堤坝,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

  但是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说辞来,能够令华夏政府的高层相信明年将会有一场波及到半个华夏的大洪水,他不是气候权威,也不是宗教领袖,这种在常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威信和令人信服的道理,如何让人相信?而且他还不能轻易地吐露出来,否则明年一旦真正地发生洪水,以后他的命运就将沦为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可是阿卜杜拉王子却给了他这个机会,如果说能够让这些阿拉伯国家和欧美的专家权威们,拿出这样的一份报告来,那么华夏的高层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