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戏美_重生之资源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在海上遇难的。这椰子树在南洋这一带十分地常见,就连一些海中只有巴掌大小的小岛上都会有。椰子有汁可以解渴,椰肉还可以吃,所以海上遇难的人们,就称椰子树为生命树了”苏婉婷笑靥如花的道,“而且椰子全身都是宝,综合利用产品达高达三百多种,我们这里利用椰子制造各种工艺品的人就很多。”

  椰子确实全身都是宝,除了椰汁可以喝,椰肉可以吃、入药外,椰壳还可以烧制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乐器、玩具;椰干可加工成椰油;椰木质地坚硬,花纹美观,可做家具或建筑材料。可用的地方多了去了。只可惜,相对于华夏庞大的人口来说,生长速度虽然与其他树木相比起来已经快了不少的椰树,它的产量仍然是相当地有限。真正符合华夏国情的,应当还是竹子,只有这种生长相当迅速的植物,才是最适合华夏需求的……

  随着华夏国内的继续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人会越来越重视华夏的市场,不管是进口华夏的资源,还是向华夏倾销他们的产品。

  而其中,一次性筷子的出现,对于华夏有着明显的影响。一次性筷子指使用一次就丢弃的筷子,人们一般又称它为“卫生筷”、“方便筷”。由于卫生方便而受到餐饮业的普遍青睐。但是华夏最初其实是没有一次性筷子的,一次性筷子的原产地,是日本。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后来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数百亿双,方便了日本人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引起日本国内关于一次性筷子是否破坏森林资源的激烈讨论。于是一些生产厂商将目光转向海外。最初,韩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国,而华夏出口一次性筷子到日本,则是因为日本商人在华夏的东北建立了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厂子,这家厂子一开始的时候,还不是直接利用华夏木材生产出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而是使用了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进口的白桦木进行加工生产。后来,由于看到有利可图,不仅日本商人大量进入华夏,纷纷以合资方式在华投资设厂,就连华夏本地的一些企业也开始转产一次性筷子。这样,华夏的一次性筷子在向日本出口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普及。

  在方明远的前世里,据说日本每年消费的一次性筷子中,有百分之九十七八都是来自华夏而韩国却是因为国内一次性筷子需求量的增加、木材资源面临枯竭以及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韩国不仅停止了对日本的出口,还成了华夏一次性筷子的进口国。

  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一次性筷子的出口给华夏挣来了不少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