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46章 一代雄主的手段_北颂寇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谢辽国皇帝陛下厚赐。”

  辽皇耶律隆绪让人请向敏中落座以后,又对王曾笑道:“王公之名,朕闻名已久,只是一直无缘一见。今日相见,朕要跟王公好生攀谈一二。

  王公著的《契丹志》,朕一直放在枕边,闲暇的时候会仔细翻阅,其中有一些不解的地方,还需要跟王公好好探讨一二。”

  王曾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赶忙拱手道:“外臣从未出使辽国,对辽国的风土人情了解的比较片面。《契丹志》一书中些许地方,跟辽国国情并不相符。外臣哪敢在您这位契丹共主面前班门弄斧。”

  辽皇耶律隆绪摆手道:“王公不必自谦,王公虽然从未到过我辽国,但王公《契丹志》中对我辽国的国情描述,入木三分。

  王公仅凭坊间的传闻,以及些许的典籍,就能著出《契丹志》。

  若是让王公在我辽国盘桓一二载,一定能够著出堪比太史公《史记》一类的巨著。”

  王曾苦笑道:“外臣哪敢跟太史公相提并论。”

  辽皇耶律隆绪大气的道:“王公何必说这种丧气话,朕以为,王公有这个能力。”

  王曾拱手道:“多谢辽国皇帝陛下看重。”

  辽皇耶律隆绪大手一挥,豪迈的道:“王公乃是大才,当赐上座。”

  王曾拱了拱手,在辽国内侍引领下,坐到了向敏中身旁的位置。

  向敏中此前出使过辽国,早就在辽国获得了坐上座的资格,所以他再次出使辽国,不用辽皇耶律隆绪分说,辽国内侍也会给他引领到上座上坐下。

  辽皇耶律隆绪先后厚待向敏中、王曾二人,看得寇季直吧嗒嘴。

  当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的扔啊。

  难怪人家能引领辽国,走到万邦来朝的地步。

  赵恒比起人家,真是差的不止一星半点。

  辽皇耶律隆绪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来的谦逊、和蔼,跟他领兵的时候的霸道、强横,完全不同。

  他跟向敏中的对话,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可寇季却从中听出了太多东西。

  他对向敏中的喜好非常了解,即便是时隔多年,仍然能记得清清楚楚,还用三言两语,就把彼此的关系拉近到第一次相见的时候。

  这说明什么?

  说明辽皇耶律隆绪很重视向敏中,把向敏中记在心里。

  他要是非耶律氏,非辽人,估计向敏中早就跪服在他脚下,当了他的臣子了。

  还有王曾。

  第一次见面,辽皇耶律隆绪就用王曾的著作为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甚至还毫不掩饰的向王曾透露欣赏之意。

  更是摆出了一副要向王曾请教的姿态。

  《契丹志》?

  那是一本什么书?

  寇季在汴京城混迹了近两年,也没有听说过这本书。

  更不知道王曾写过这么一本书。

  可远在千里之外的辽皇耶律隆绪,非但知道《契丹志》,甚至还仔细研读过。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