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尽如预料_最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样吗?会不会发生了改变,实际上,这个时空因为有我的出现,好象已经起了变化。陆炳比史料记载中晚了两个月去世,而本不该回京过年的景王也回来了。蝴蝶效应好象已经发生了作用,历史快要面目全非了。

  如果考试题目和历史上不一样,事情就麻烦了。还得重新在记忆中检索,寻找合用的范文,这事弄起来也麻烦。一时间,未必能找到适合的答案。…,想到这里,他心中一紧,抓在栅栏上的手忍不住一用力。

  木栅栏发吃咯吱一声轻响,这声音落到对面的吴伦耳里。

  他忍不住轻笑一声:“节弟,怕了吧,这本就不是你该来的地方,你就是一个傻子!”

  吴节哼了一声。

  说话的声音惊动了衙役,就有一鞭子抽过来,直接甩在吴伦的门上:“别说话,仔细吃打!”

  吴伦一时不防,吓得退了一步,身子撞在桌上,疼得蹲了下去。

  吴节“哈!”一声,笑起来。

  先前吴节在贡院门口闹了那么一出,衙役自然识得大名士吴士贞,也不在意,反被吴伦给逗笑了,走到吴节身前,将一张题目纸递了过去。

  吴节心中担忧,也顾不得回到桌后,就站在那里,就着衙役手中的灯笼看了起来。

  会试的考试顺序吴节早先在榜文上已经看过了,第一场是七道《四书》题,其中六道八股文,一道试帖诗。

  第二场是五经题,考论一篇,题用孝经,判五道。诌、诘、表择作一道。

  第三场则是策五道。

  每次考试之前的晚上发题目纸,今天所发的题目正是第一场的七道《四书》文。

  这七道题中的六道八股和一篇试帖诗站总分中所占的比例至少在八成以上,可以说,这样这七题答得好了,就有很大把握上榜。至于后两场中的第二场考的则是士子的公文写作,第三场则考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施政能力。只作为参考,考察士子是否能做一个合格的官员。

  临到打开题目纸的时候,吴节感觉手有些沉重,竟然有些紧张起来。

  迟疑片刻,吴节深吸了一口气,心想:我这是在紧张什么,就算题目变了,和真实历史上不一样,不大了另外找合适的范文抄上去,怕之何来。

  这一想,他的心定了下来,镇静地打开题目,一看,第一题霍然正是“离麦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正是那日自己在西苑玉熙宫嘉靖皇帝的房间里所看到的。

  又接着往下看去,另外五道八股文和那道试帖诗,也同真实历史上完全一样。

  吴节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喃喃低语:“没变,没变。”

  这六道八股文,吴节早就准备好了,都是明清两朝的状元范文。每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名臣,就是一代文宗:顾炎武、张廷玉、黄宗周、方苞、翁同酥、周延儒……

  若是在平常,这其中只需任意抄一篇出来,都足以让自己高中进士,就算进不了一甲。被点个二甲赐进士也是寻常之事。

  既然历史就要发生变化,既然已经决定这是自己最后一场考试。吴节也没耐心三年后再考一次,那么,就索性将手头的范文中最精华的篇章尽数放出来。

  作文就得要作个花团锦簇,中状元就要中个毫无争议。

  那么……先睡觉吧!

  实在是太累了……)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