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童_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此一事,不管多好的媒婆上门来说道,老陈氏果然咬紧牙关说定了赵九福要先进京赶考,再论其他的事情,不管对象是谁都一律回绝了。

  久而久之,附近的媒婆都知道老赵家是真的没有给儿子定亲的意思,这可不是假模假样坐地起价,而是真的没有这个意思,于是上门的次数也少了。

  赵九福免了说亲的困扰,自然能够一门心思的读书,不得不说顾行之的安排十分有效,中了举人之后一般的县学课程已经满足不了他,顾行之自己倒是能隔一段时间寄一封信回来,但毕竟频率有限,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的教导。

  这时候孔教谕的存在就显得弥足珍贵,每三天一次的碰面让赵九福受益匪浅,两人虽然没有定下师徒的名义,但实际上赵九福已经把这位先生当做半个老师看。

  顾行之走后第一年会试,果然就夺得了魁首的位置,最后状元及第直接进入了翰林院,具体如何顾行之并未仔细提起,但赵九福却还是知道这位先生备受皇帝的信赖。

  作为一个新晋状元,翰林院的编修,一下子就想要得到皇帝的宠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事实就是如此,赵九福心中隐约有些猜测。

  在进了翰林院之后,顾行之送回来的东西就更多了,大部分都是邸报策论,有一次甚至有一大包的古籍,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淘换来的。

  这些东西不只是赵九福珍惜,就是孔教谕也喜欢的很,有时候甚至比他还盼着顾行之的书信,偶尔看过之后脸上怅然若失的样子,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赵九福不太知道孔教谕的身份背景,但他的姓氏原本就有几分不凡,作为一个正统进士出身的孔家人,却只能留在小小的戴河镇做教谕,其中必定也有说不得的故事。

  岁月就在赵九福的勤学苦读中慢慢流逝,一眨眼他也是个半大的少年了,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到了生长期的缘故,最近赵九福总觉得饿得慌,一天三顿之外还得再吃两顿点心垫垫肚子,他以前从来不吃夜宵的人,现在却饿得大半夜的起来吃东西。

  老陈氏是个疼儿子的,见状就做了许多能放的住,吃起来又很香的点心给他放房间里头,让他觉得饿了就吃一些垫垫肚子,再觉得饿的话就把她喊起来做饭。

  赵九福哪里舍得老陈氏大半夜的折腾,通常都是随便塞两口,再不行就自己去煎蛋或者煮碗面,也幸亏老赵家现在不缺粮食,不然他这么吃的话真能把老子吃穷。

  这么大吃大喝也不是没有效果的,赵九福三年之前还只有四尺高低大概一米三,在村里头也不算是高个儿的甚至是有些偏矮的,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长到了五尺三还有余,一下子超过了村里头大部分男人,甚至快要接近赵老四的身高,成为老赵家第二高的男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