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8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_跃马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近午时,太阳逐渐在天空中舒展开来,吴三桂三部的战阵也逐渐推进到了海城一里左右的范畴,进入了危险区。

  此时站在海城的城头上,放眼望过去,吴三桂、白广恩、唐通三部,就犹如三片被污染过的红色潮水,借助身后连绵叠伏的工事群,就要冲击到海城的‘堤坝’上。

  毕竟是九边的精锐出身。

  不论吴三桂,白广恩,亦或是唐通,不管他们名声是好是坏,却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都是战阵经验丰富之辈,三部的战阵都跟规整,工事都很合理,这种纵深性和延展性,已经被扩散出来。

  徐长青也不由暗暗点头。

  相对与清军推进工事的功利性,或者叫野路子,吴三桂三部就有点像是科班出身了,而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很好,基本上找不到纰漏,若不是海城有着强大的战略预留和贮备,便是徐长青也要头大。

  说到底,到底还是汉人更懂汉人,毕竟是一个体系里出来的产物。

  他们更明白如何利用己身优势,来压制海城的优势。

  不要以为关宁或是其他九边精锐,最强大的是骑兵、骑战,哪怕是关宁,骑兵也只占据很少的一部分,他们最擅长的还是步战防守!

  意识决定形态。

  从当年‘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了出塞的能力,面对各蒙古部落时,大势就已经全面转变为防守,这一来,骑兵除了肩负一部分夜不收任务,更多的,反而是镇压内部……

  若是放在正在状态,吴三桂三部这种稳扎稳打的推进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不论是面对清军还是蒙古人,他们可能连脚还没站稳,就已经被冲垮了。

  但此时!

  有着清军主力在背后背书,模范军的骑兵也不够强大,不能对他们造成威胁,也让他们的底蕴和优势,逐渐的扩散开来。

  “呵呵,摄政王,到底是明军精锐啊,他们还是可用的。”

  清军中军战阵,见三部马上就要进入节奏,济尔哈朗的心情明显不错,抚须而笑,看向多尔衮。

  多尔衮自然明白济尔哈朗的意思,笑着点头道:“既是如此,就让祖泽润充当后备吧。”

  济尔哈朗眼睛一亮,忙拱手一笑:“摄政王英明。”

  很快,已经被整编的差不多的祖家精锐,约莫三四千人,也从后方被顶上前来。

  吴三桂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谢四新忍不住低沉道:“帅爷,咱们前面恐怕就得出死力了哇……”

  吴三桂面色凝重,眼神却是炯炯:“无妨!咱们尽力而为便是!”

  另一边,白广恩和唐通两部很快也收到了消息,两人的脸色一时都有些不好看。

  这他娘的是丝毫退路不给他们留啊!

  可此时,人为刀俎,他们为鱼肉,也由不得他们了,只能咬着牙继续往前顶。

  海城城头上,眼见吴三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