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6章 海城‘三角洲’系_跃马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年下来,海城的基础教育模式其实还是不错的,在政事署的扶持下,陆陆续续建起了不少学堂,体量已经近百所。

  包括十几所女校,以及几所‘双语教学’的学堂。

  所谓‘双语教学’,并不单单只是英语,还包括西班牙语,荷兰语,葡萄牙语。

  后来在汤若望的拼命建议下,又增加了法语和德语,但都是‘小班’,人并不多,毕竟,法兰西和德意志此时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波及到东方,能有个差不多的却道就够了。

  哪怕周身立足还没有彻底安稳,徐长青却从未放弃过对南洋的觊觎。

  只是究竟事务纷杂,徐长青的精力也有限,加之一些固有因素作祟,徐长青只是把这个大框架做起来,却并没有真正往里面填充细节,像是普通的学堂,教的还是四书五经那老一套。

  倒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够好,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绝对都是牛匹的著作,旷古烁今,否则也不可能流传这么多年。

  但真正理解这些东西,是需要门槛的!

  三四十岁,乃至是四五十岁,能理解个差不多就不错了,这还是在天分超然的状态下。

  关键是这些东西都是理论性著作,很难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像是后世那个笑话:“哲学是所有一切之母。”

  没错。

  这是绝对正确的。

  如果是贵族子弟学习哲学,以后不论转行做什么,都是轻松愉快,因为已经打下了很好的根基。

  但若是平民子弟呢?

  饭他么都吃不饱,你跟我谈哲学?这玩意能当饭吃?

  此时有时间,徐长青也开始更仔细的思虑起这个问题。

  不仅仅是适龄儿童的教育问题,包括军队中,开办军校也是刻不容缓!

  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更迅猛、更直接的切入军队,也是掌控军队的最好手段!

  后世,诸多大佬都是这么干的。

  而且,这也可以有效的解决一部分优秀军官的退役安置问题。

  军校的问题并不难。

  以徐长青的底子很容易就能做起来,毕竟军校也不用建在市中心,郊区反而更为隐秘与神秘。

  包括普通学堂的硬件条件也不是问题。

  徐长青此时在海城还捏着诸多很珍惜的地皮没放出去,足够修建几个大规模的官办学堂了。

  至于开设的课程,《四书五经》肯定不能丢,毕竟步子不能直接迈的太大,否则很容易就会扯着蛋,但比重必须要缩小,就像是后世的政治课一样,调控为主。

  主要课程则是集中到自然、科学、数学,包括那些更为细致的科目上。

  在纸上写写画画,写了十几张纸,忙活了一个上午,徐长青已经理出来不少头绪,下午政事署这边刚刚上班,徐长青便把李岩招过来,跟李岩商议。

  “这个……”

  李岩正在忙活诸多民生问题,还有些凌乱,半晌才是回过神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