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9章 实践带动理论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9章实践带动理论

  相比大恒的其他学舍,大恒工科院,占地面积无疑是要大得多,且不同于一般学舍,工科院,更像是一个粗糙的集合体。

  在学舍之中,可以看到小型的军械厂,虽小,但五脏俱全,有制作枪管炮管的镗床,更有军械实验场,有军械仓库,矿石仓库。

  有冶炼厂,清晰可见一座座炼钢的土炉,有学子如匠人,弄得满脸黑灰,忙碌不停。

  更有火药厂,不时可闻阵阵轰鸣声,硝烟滚滚。

  也有令天子眼前一亮的工厂,各类简陋车床已有雏形,学子们忙碌其中,利用简陋车床制作研究着。

  山脚亦是有农田,也有水车,有战马,牛羊……

  天子心心念念的蒸汽机,也早已有雏形,事实上,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若仅仅只是制作出蒸汽机,并不算一件太难的事情。

  蒸汽机,无非就是烧开水,然后把蒸汽动能转化利用而已。

  至要做到这一点,若只是制作出来,不计成本,不讲究实用,并算什么难事。

  毕竟,炼钢难,那就要用铜代替,密封材料难,那就用本土其他材料代替,误差大,就用手工来慢工出细活。

  当他这个天子要一样东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必须上。

  早在前明靖武初年,所谓蒸汽机,便被弄了出来。

  只不过,这个蒸汽机,除了作为教学工具外,并没有丝毫用处。

  体积太大,搬运都是难题,更别说实用了。

  炼钢技艺没突破,缸体材料不行,压力承受有限,动能太小,没有任何意义。

  镗床工艺不行,缸体误差太大,纯靠技艺精湛匠人手工慢修……

  密封工艺也不行……

  种种弊处缺陷,完完全全的华而不实。

  但好在,虽浪费了大笔钱粮,但好歹弄出了实体,有了实体,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些缺陷,如何改造得让其实用。

  从前明靖武初年,到现如今,数百名学子,就是围绕着这个方面,废寝忘食的苦思冥想着。

  到现如今,工科院里摆着的蒸汽机已然又多了好几台,肉眼可见的一台比一台好,一台比一台工艺精湛。

  整个大恒工科院,也就是这般的一个模式,以实践带动理论发展。

  且,最为重要的便是,天子对工科院的支持,不遗余力。

  政策也好,福利也罢,完完全全解决了学子们的所有后顾之忧。

  只管研究,其他一切,国家解决。

  这便是工科院学子的生活。

  尽管如此显然是弊处多多,但,在新学还未彻底贯彻人心之前,天子必须保持着毋庸置疑的支持。

  如若不然,数千年人心的惯性,足以轻而易举淹没这才初萌芽的新学。

  在工科院巡视一圈,对当前的新学发展,天子心中,亦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很难定义新学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跟历史上的所谓科学发展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