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3章 急功近利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3章急功近利

  翌日朝议。

  和以往每一次朝议一样,不到凌晨,文武百官便已汇聚于宫门之外,伴随着钟声的响起,百官有序进宫,又一日朝议开启。

  自昭武四年年中,大恒铁骑南下,平定伪明,天下一统之后,朝堂的存在,俨然随着天下秩序的恢复,飞速的褪下以往的尴尬地位,逐步恢复了毋庸置疑的中枢位置。

  天子一向信奉的,便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故而,如今朝堂中枢地位的确定,权利的扩大,大政府的雏形已现,但随之而来的,便是愈发庞大的义务。

  而这个义务,在天子的威权之下,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使命,莫说违逆,哪怕只是懈怠者,也是严苛至极的惩处。

  前明时期,肆意逍遥了近两百年的文官士绅们,与天子彻底撕破脸皮后,所谓逍遥宽容,已然彻底的一去不复返。

  一次次反抗,换来的,便是天子直接掀桌子的雷霆打击,人头滚滚。

  至现如今,肆意挥舞的屠刀,俨然直接将文人士绅们数百年的安逸彻底破碎,新秩序下,又一个历史周期开始,至少在这昭武一朝,文人士绅,也要开始做牛做马。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亦是如此。

  日益增加的权利,带来的,便是百废待兴的无穷政事。

  朝堂上下,俨然在天子的强压之下,成了一台前所未有的高效率机器,拟定政策,实施政策,贯彻政策,监督政策。

  在这台机器之中,上至天子,下至从九品小官,没有人能够停歇,也没人能懈怠。

  朝议近一个时辰,从官学体系,到税务体系,再至灾情工程情况,及江南各省之情等等几个常态化的议题后,便是一国之军政大事,如草原行事,西南西北之形势,海疆之形势,市舶司之建设等等。

  这一切议定结束,才是朝堂各部,常规化的工作汇报,直到这一点结束,一场朝议,才接近尾声。

  以往只是常规议事的朝议,在如今的大恒,俨然成了彻彻底底的军政中枢议事决策中心。

  而就在这朝议濒临结束之际,洪承畴的一奏,顿时就在这即将结束的朝议上,再次掀起了一场波澜。

  文武百官各抒己见,接连上奏。

  以往朝堂拖沓不绝的行为风气,在这昭武朝的朝堂上,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提议而出,那就商议可行与否,可行,那就由所属部门拟定章程,再经朝堂议定,天子审核,通过后,便开始实施。

  而迁徙灾民到辽省这个提议,事实上,早在昭武三年辽省赋税震惊朝堂后,便常有官员提出此议,关于此议的章程计划,户部也早已不知道拟定了多少封。

  只不过,以往限于国内形势,此决议一直搁浅。

  如今再提,且还是工部尚书,内阁阁臣洪承畴提出,此议,那自然是值得深思了。

  经历天子多年调教清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