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4章】这个……你们……太积极了吧?_锦衣杀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4)对于王启年的分析,徐兴夏认为是有道理的。

  大明朝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出在钱粮上,财源枯竭,入不敷出啊!不是说大明朝没有钱粮,而是这些钱粮,没有掌握在国家又或者是皇帝的手里。如果国家需要用到钱粮的时候,太仓库没有钱粮,皇帝的内帑也没有钱粮,那只好苦巴巴的上吊了。

  后金鞑子之所以能够打进中原,最终成为中原之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由于大明朝没有钱粮打仗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完全枯竭了。连基本的军饷支出都成问题,军队又何来的战斗力?你总不能让自己的军队,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事实上,大明朝的钱粮,是非常充足的。明朝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度,江南一般的水稻亩产量,都有四百斤以上。部分比较肥沃的水田的水稻亩产量,甚至能超过五百斤。而大明朝可以耕种的田地,足足有八亿亩。如果没有灾荒什么的影响,大明朝一年的粮食总产量(包括水稻和小麦),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数字。

  至于金银方面,更是突出。自从隆庆年间开放海禁以后,大明朝的海上贸易,就非常发达。特别是万历时期,大量海外白银的流入,导致大明朝占有的白银数量,几乎占据全世界白银数量的一半以上。白银正式成为市场流通的基本货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万历朝,可以说是大明朝民间最富裕的一个阶段。

  既然大明朝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银子,为什么国家的仓库里没有钱粮,皇帝手里没有钱粮呢?大明朝的钱粮,都到什么地方去了?难道是白白的凭空消失了?当然不可能!事实上,大部分的钱粮,是进去了某些人的腰包,进了私人的口袋去了!

  这里说到的某些人,包括大官僚、大地主、大商家等。他们是大明朝最富有的一个群体,占据着大明朝最多的财富,对大明朝的兴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明朝也可以说是灭亡在他们的手里。当然,最终他们自己也被灭亡了。

  在明朝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财富,逐渐的向工商业转移。通过参与工商业,很多人都聚敛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大明朝的税收政策,依然是局限在农业上,被征税的主体,依然是广大的农民,对工商业却是置若罔闻。朱元璋以前还曾经制定过三十税一的商业税,后来干脆全部免除了。

  一方面,随着土地兼并的曰益严重,农民的税收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可以掌握的财富越来越少,最终破产,成为流民。国家可以征收的财税,是越来越少。另外一方面,繁荣的工商业,却不需要贡献任何的税收。大量的财富可以随意的挥霍。

  万历皇帝正是看到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