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改革改革,还是改革!_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像历史上那样一下子被杀掉七八成那样多,但三四层还是有的。

  更别说地方上的官员被处理的,那就更多了。

  不过,这些朱启看来真是改革的大好机会啊。

  按照封建王朝现在的朝廷官吏的机构,在朱启的眼里来看,实在是过于臃肿了一点。

  该裁撤的就裁撤,该合并的就合并,反正现在位置都空出来了,也不存在说开除谁,不开除谁的问题了。

  朱元璋也是锐意改革的君王,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来缩减官僚机构的。

  开源节流吗,谁都懂。

  至于说官少了,地方会不会出乱子?

  这自然是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因为在大明王朝的时候就已经很好地运用起了临时工的制度了。

  在地方上干活的那些官差们,可不是官身,而是雇佣的关系。

  只要这些官绅们的数量不缩减,在地方上的控制力,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毕竟当官的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乡里乡亲的矛盾,还有官司等等,其余的也没啥事情,让他们做了。

  你说让他们引进先进人才,规划城市发展,布局下水道管道,考察投资项目,或者是招商引资什么的,他们能做吗?

  显然是做不了啊!

  更何况这年头还是小农经济为主,大部分的人,还是埋头在土地上。

  只要管好土地的矛盾,余下的矛盾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而商业的事情也没有,明末那样的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没有出现,更加不需要专门设置官员去管理商务的事情了。

  而接下来的改革的事情,裁撤官员,合并机构之类的玩意儿,那就是朱元璋他们去负责的了。

  这些从政方面的事情,朱启也不是很懂。

  你说让他算算账,找找证据什么的还可以,至于其他的东西,还是算了,他也不是很了解。

  况且朱启现在还有另外一个头疼的事情,那就是组建税务局。

  组建一个新的部门,虽然说他并不是有官职在身的部门,而是类似于锦衣卫一样,直接负责于皇帝陛下。

  就好像亲卫军一样的部门,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在已经有锦衣卫的模板可以参照了。

  首先就是在应天府设置一个税务局,总部起名就叫大明税务总局。

  随后,在每个地方的布政司设置新的分部。

  而在分部之下,就是负责一个片区的干事员。

  人数也不需要特别多,主要责任就是负责统计地方上,官员送上来的数据。

  还有对照着每年都会统计的黄色,看看有没有数据上的误差.

  随后就是计算根据黄册显示的人数,每年能交的税收了。

  这些税收自然是包括商税和地税在一起的。

  而且他的比如说关税之类的,毕竟现在大明还并没有上关税系统,就暂时不做统计。

  不过,关税这种东西真的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