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讨伐”于向宏的檄文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军队的各阶层等。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如果内容敏感,切中时事的话,往往会引起党内各阶层的热烈讨论。

  以邵逸平的理论水平和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在《号角》杂志上发表文章,正是他的职责之一。柳俊也不是很在意。他们经常会就《号角》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行探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剖析,时常还会发生一些争论。

  纯理论上的东西,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不过柳俊只是看了一小段,就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神情也变得十分关注起来。

  邵逸平这篇文章,题目很长,叫做《论在现行体制之下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这样的标题,在《号角》之上,倒是并不鲜见。甚至有一些文章的标题,比这个还要尖锐。

  关键是内容如何。

  邵逸平的文章,柳俊以前也拜读过,单就文章的写作水平而言,邵逸平的风格是比较的“八股”,格式非常的标准化,很讲究起承转合,论点清晰,论证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这样的文章,阅读的快感是谈不上的了,普通的干部,除非本身是搞理论工作的,不然多数也是看不下去。

  柳俊倒是不至于这样浅薄,到了他这个层级,对于理论研究,也是必须要深入探讨的。他已经到了要逐渐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阶段。

  邵逸平的观点,看上去并不是十分新颖。关于现行体制之下,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发表过文章,进行了各种探讨。就理论而言,邵逸平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出奇之处。令得柳俊形容严峻的,乃是邵逸平文章里的指向,十分明白。

  邵逸平竟然是以明珠市作为例子来论证的。文章的矛头直指现任明珠市委书记于向宏。

  邵逸平指出,明珠市近几年间发生的一些现象,比较“奇特”。这也是邵逸平作文的特点,在遣词用句方面,非常注意,轻易不使用过于激烈的字眼,深得理论性文章的真谛。理论性文章,首先就要自己站得住脚,要客观公正。如果像孟夫子一样,动不动就“禽兽也”,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心悦诚服。

  时代不同了嘛。

  邵逸平认为,明珠市这些年“大干快上”,无视中央的种种宏观调控政策,自行其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明珠的主要党政领导人,错误地解读了自身的权力,没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对于来自中央的监督,置诸不理,自行其事。对于中央的政策要求,尚且如此,来自下级和民间的监督,那就更加置若罔闻了。

  明珠市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各种数据,无视,最少是漠视群众的民生状态。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邵逸平例举了明珠市这些年群众上访的一些情况。指出无论在上访人数和规模之上,都超过了以往。“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执政者成绩的晴雨表。明珠的现行做法,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就足以证明,施政措施出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才会造成这种情况出现。

  这篇文章,甚至不能单用尖锐来形容了,可以说是一篇“讨伐”于向宏的檄文。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