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千零五十七章 老美急眼了!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常会去下边走走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此番来江中市考察,是第三次。

  今天一大早,省委一二号首长便联袂而来,江中市上上下下进行了紧急布置。当然,所谓布置是接待事宜。昨晚上,魏省长就打来电话,明白说了,不要弄虚作假,要让柳书记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柳书记此番前来视察江中市,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辛德元和刘勇兵粉饰太平,不免要坏了大事。

  这个也要算是一种悄然的变化。

  以前各地市干部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凡是领导视察,一定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到领导眼前。但是柳俊莅任之后,这种情形正在改变。原因很简单,在柳俊面前粉饰太平,往往会费力不讨好。因为你不知道柳书记到底是什么时候到的,或许柳俊在召见地市负责人的时候,他已经在这个城市转悠一大圈了,对某些“阴暗的角落”了如指掌。如果城市的领导干部说假话,柳书记很可能亲自充当“向导”,带领大家实地去看看。

  就在前两个月,西部某市就有过这种“遭遇”,面对着一大片低矮的“贫民区”,所有华丽的辞藻均失去了作用。市委书记和市长没办法自圆其说。

  而接下来的结果,便是该市市委书记成了第一个被交流的在职市委书记。

  大家也因此意识到,在柳书记面前说假话,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柳俊不止一次告诫过干部们,不怕说真话。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不隐瞒,敢于面对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

  当然这样的话,d省的干部们听得多了。不但听得多,自己说得也多。

  “实事求是”,本就是党校的校训。

  地市区县主要领导干部,有谁没有去党校就读过?

  只是真正把这话听进去了的干部,就没有几个了。当一个讲假话、套话、空话的大环境逐渐形成之后,讲真话的干部,只会越来越少。

  然而柳书记不一样。d省的干部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凡是当面向柳俊汇报过的干部,更是体会深刻。只要你讲真话,哪怕情况很糟糕,柳书记脸上还是会带着笑容。一旦讲假话了,情况马上就变得不一样,往往柳书记会蹙起眉头,随口纠正你汇报中的一些不实情况。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自己所领导地市或者说部门的情况,省委书记比你更清楚!

  所以今天,柳俊和魏宁生,在江中市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走访的几个工业区,有一小半的企业已经停产,甚至个别企业的老板不知去向,卷款潜逃了,围在工厂门口讨要欠薪的员工达数百人之多。

  这样的情形,搁在以往,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省委书记和省长的眼前。

  而柳书记考察的一个大型台资鞋厂,据说全盛时期有四个分厂,一万多工人,眼下订单锐减,只剩下两个分厂还在开工生产,工人也减少了将近一半。

  眼下,这个就是江中市真实的情况。

  尽管依照省长的吩咐,将最真实的一面,摆到了柳书记面前,辛德元和刘勇兵自也不能“洋洋自得”,心里忐忑不安,完全可以理解。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