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九章 拜会省长_重生之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于身份不同。干部下乡,是带着指点和领导的心态下去的,比较习惯于号施令,一般不会坐下来和群众深入交流意见,了解群众真实的想法。我们的群众实话对于干部有一种天然的畏惧心理,干部不真正沉下去,群众不会和你交心的……”

  说到这里,柳俊顿了一下留意张光明的反应。

  “嗯……接着说,接着说……”张光明笑了一下:“你这个柳俊,我不是和你说了有什么说什么吗?干嘛瞧来瞧去的?”

  一番话又说得大家笑了起来。

  张嘉玮望着柳俊,神情复杂。

  这小子,是个角色!

  以前来家里拜访的官员多了去了,许多干部的年龄远比柳俊要大职务也要高得多,在张光明面前无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像柳俊这么表现出位的,可谓少之又少。

  “好的,张伯伯……我觉得这次安排去支教的大中专毕业生,最起码呆在乡村的时间就要比下乡的干部们长得多也有一年吧?又天天和学生以及家长们打交道,比较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说出来的话群众会比较相信。”

  张光明微微颔道:“那么在这些学生去到乡村之前,你们团省委是不是有一个短期的培训计划?先就要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嘛。”

  柳俊连连点头:“伯的指示太英明了一定会转达给我们团省委的领导知道。”

  张光明就笑了。

  “什么指示不指示的?就是个建议罢了。”

  柳俊微微一。

  其实支教前的培训活动,团省委就有安排。不过张光明既然如此说,柳俊也没必要点破。总不能你样样都设想得周到以极,几无领导置喙的余地。那也太能了吧?

  愚蠢的下属,领导不会欢。但是太聪明的下属,领导一样不会喜欢的。

  领导最喜欢的下属是那种聪明,但跟领导本身比起来,却又略逊一筹的下属。这样的下属,用起来顺手,又不必担心他超越自己。

  因此,尽管你可能实际比领导聪一百倍,那么最终表现出来的时候,也还是要略逊一筹。这不仅仅是做官的技巧,更是生存的技巧。

  柳俊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做过总结三国的第一笨人乃是恃才傲物的杨修!

  “柳俊啊,再给你们一个建议……”

  柳俊忙即恭谨地道:“请张伯伯指点!”

  “如果是太偏远的山区,尽量不要派年轻的女学生去支教。安全方面,还是要注意的。”

  “是,张伯伯,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教诲!”

  既然省长大人不愿意说“指示”,柳衙内也便从善如流,立马就改,不是“指点”就是“教诲”,说完了自己想想,也觉得有些好笑。

  ……

  去武秋寒家里拜访的时候,江友信与严明都没有去,就是柳嫣、柳俊和严菲三人去了。

  原计划只在张家小坐半个钟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