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大旱前夕_贫家悍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土地都种了粮食。山上的火把果全都让孩子们收了,留作备用食物。王文生总管所有出入银钱往来,赵发记账。所有支出全部由吴天,李仁,张成三人同时签字才可以去王文生那里支取。

  从今日起,大坝水闸六闸只开两闸。李仁负责村里所有村民的安排和调度。吴天负责老人孩子的训练,李青要求众人听到鼓声做什么样的反应,听到锣声做什么样的反应。尤其是李家村和张家村的人必须要训练,吴家村的人已经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了。

  张成负责带人在半山腰开了一条沟渠,半山上森林的边缘把大山拦腰一切,挖出长长短短的沟渠,把从河里流出的水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处修建了一个村寨,河水从村寨流过,流进地下水道的河道里。地下河道里的水要滋养山林,李青让人把地下水库出水口和地下河道出水口都堵上了。

  村里跟随李青防旱的人,全部被派去各个岗位。整个李青地界都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着。最后三天,那十二户人家有四户决定跟随李青,八户不愿意,李家村只有李兴一家。另外的七户是由张家村村长带头反对李青组织建设的。李青对这八户人家很是不满,为了防这几户人,还让人在山脚处以李家为界,休建了第二道防线,由李家作为总部把新吴村和李家村劈了一部分出去。

  李族人的反对,在李老族长和李青的镇压下,无效。河边上建了两处暗哨,一处在河对面的山上,一处在李家村的农场前。李家的围墙修建的又高又宽,上面可以走人放哨。所以李青把李家作为第二道防线的重点。

  李青安排完所有的事,等到所有的人都进入到有条不紊的建设中时,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李青赶着马车去了县城。他要和县令打声招呼。

  李青见了县令,把大旱的事情说了一下,重点说的是提前预防。还说了他已经在各地大批量的开始收购粮食。李青保证,如果发生旱灾,他无条件免费提供县衙所有人的吃喝。但是其他方面希望县令大人通融。

  县令大人听的心一直往下沉,他也希望大旱的谣言只是个乌龙。但是李青不是无的放矢的人,如果没有一点征兆,他绝对不会做这些事。而且从入冬以来,已经有大旱的谣言在传了,有些福户已经准备去其他地方过东了。

  临安县县令同意李青的做法,对他收购粮食的事表示了支持,也表示他的力量有限,他会给朝廷上书,等朝廷的旨意。

  李青回到李青宅邸,就收到了薛董伟的来信,厚厚的一打纸,信上说明了以前往年的抗旱情况。薛董伟查找了历代的资料甚是详细,李青拿回去研究了一番,做了下一步的安排。并且写了回信,表示感谢。

  薛董伟收到李青的信非常高兴,看到内容,他觉得事情很大条,就把信给了他爷爷和他爹看。他爹的意思是,朝廷有钦天监,这种预测的事情旁人不好说,至少等有点苗头了才好开口,万一是莫须有就不好了。

  薛玉不是这样想的,黎民百姓在他心里最为重要。太上皇走之前把皇上和江山都托付给他了,他一定要做好。更何况现在皇上出征领兵,虽然是太子监国,可是太子才十五岁。他是一国宰相,他怎么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薛玉第一时间让各地御史调查汇报各地的情况。十天后,各地州府的奏折到了薛玉手里,薛玉气的砸了两盏茶杯,大骂监察御史们都是废物,这么大的事,他既然是从他孙子那里知道的。

  薛玉把折子交到了中书省,由中书省拟定措施计划。中书省三天拟定的四套方案都被门下省驳回了。薛玉无奈只好同重臣当朝商讨,商讨两日无果。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