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命相搏为何物_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以命相搏为何物

  云济琛苦笑着摇摇头:“今年中原雨水多,发了灾的也不止我们这一处,秋粮普遍欠收,江浙一带的粮米价格也水涨船高,我们这一趟赶过去,为买粮筹备的银两居然只能买下jihua量的一半稍多点儿。就这样,那些粮商也没有卖的,还都想着把存粮捂住,等转过年开春,价格会更上一层时赚钱呢!”

  邱晨挑了挑眉头,惊讶道:“难道这一趟去一无所获?嗳,不应该啊,有你们俩出面,筹集的粮米不一定够数,但总不至于空手而归吧!”

  云济琛失笑,用手中的折扇敲着桌角笑道:“你这都能去相面算命了……还真是让你说着了,这一去我们俩还真筹集到了一些粮米,但数量却远远不够赈济之用……怎样赈济灾民,从而不至于饿殍遍野……只不过,这事儿自有人去头疼,就不用我们兄弟俩去操心了。”

  邱晨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完全无偿的赈济其实并不是最完美的救灾方式,完全无偿的赈济一来国库太过吃紧,二来也会让那些灾民无所事事,就会惯得一些人游手好闲起来……这样可不利于灾后的重建和自救……若是有一种法子,召集难民、饥民们做工,按工给予工钱或粮米,就能够让吃苦耐劳的人多劳多得……这种法子不但能够鼓励人勤勉,更重要的是,各灾区的重建工作、河堤的加固工作等等都能有人来做……这个法子似乎有个完整的名字,只是邱晨大脑短路,一下子却想不起来了!

  百姓们得到做工的机会,又因工得了酬劳,由百姓们自行购买粮米或者御寒的衣物,粮米调度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个法子还有一个不明显的效果,就是没了流民,能够让社会治安好上许多,减少了许多不利于平安稳定的因素。

  “对了,你那湖里产的莲菜和地梨,你也不用别处卖去了,等收完了,我打发人去拉过来就是。”地梨是荸荠的别名,云济琛谈及南沼湖的莲藕荸荠,看得出回到安阳就有人跟他汇报过了。

  邱晨怔了怔,晃过神来,笑笑道:“莲菜和地梨出的慢,出水后也不易存放,不如你用多少去拉多少,只要不封湖,现用现挖,新鲜!”

  “成,你不用总想着我这边,你那边怎么便宜怎么安排就行!”云济琛笑着道,“你那湖里一共能产多少东西,铺子里一分也没多少,几天就用完了,坏不了!”

  话题一转,云济琛笑道:“这眼看着重阳节了……清和那边重阳节当日开禁。丕县如今也没有新发病人,患病的百姓如今基本痊愈,还有些也只是身体虚弱需要将养几日……我父亲的意思,安阳大疫之后第一个节日,又是登高怀古,尊老敬贤的日子,就想着带人看望城内外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