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二章 对面不识_儿女成双福满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邱晨正因为看到一株黄花夹竹桃而惊讶不已,拱桥上却又来了一群人。

  这一群人清一色都是女眷,年纪跨度很大,有五十多岁、三四十岁的贵族妇人,有一个年纪只有七八岁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孩儿,甚至还有一个只有两三岁模样,形容瘦弱的抱在奶娘怀里的小女娃儿。从服色上看,前头七八个年纪不一的是主子,后头跟着的一大群则是她们的丫头仆妇。

  女人爱说笑是天性,与年龄身份无关。

  这些女子同样说说笑笑的,一路上了拱桥,那个七八岁的小丫头跑在最前头,跑上拱桥,就朝着后边的一群人招手道:“姑祖母,大姨,淑仪姨姨……还有玉儿,你们都赶紧来啊,这里的海棠花开的好好看!”

  她一口气叫了一大串人,却只有两名三十来岁的中年妇人应承了,还有那个躲在奶娘怀里的小女娃儿起了兴致,拍着小手要着往她这边来。

  “薇姐姐,看花!”被呼作玉儿的小娃儿说话还不太利落,迸出两个词,挣着小身子催促着奶娘。

  可跟着一群姑太太姑奶奶,她一个小小的奶娘怎么敢逾越了跑到前头去,只好拍着小小姐的脊背,轻声地哄着。

  被玉儿唤作薇姐姐的小丫头焦急地催促了几声,就耐不住扶着栏杆往下顾自看起花来。

  她的娘亲就是梁国公府的二小姐,乃三姨娘徐氏所出。

  只不过,一个庶出的女儿,哪怕是出身于梁国公,嫁人也不可能嫁得太好。即使嫁进勋贵人家也不过是庶出子弟。徐姨娘那般沉稳的性子,又怎么可能任由自己的女儿嫁给那些勋贵人家的百无一用的庶出子弟,经过数年的琢磨谋划,最龗后将她出的二小姐嫁给了通州翟家的嫡长子为妻。

  翟家虽说没有出高官达贵,却是数代的书香门第,祖辈曾为开国太祖皇帝所器重,官至监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高官。太祖薨逝致仕归乡。因就是通州人士,太宗皇帝念起多年功德清廉刚正,特赐下千亩田庄一座,供他养老安居。

  后面几代,翟家都是读书科举出仕,却没人再做到祖辈的二品高位,而大都拚弃了言官之路,改为实职官员外放,也有不止一人做到四品府台甚至三品巡按使巡察使等位置。而有了御赐庄子以后,翟氏的后代也不仅仅读书科考,还会从每一代中挑选出头脑机灵却不爱读书科考的子弟来从商从农,经营田庄、经商贸易,渐渐地将翟家经营成了京城周边数得上的大户豪门。

  生意遍布江北江南不说,单单田庄,也从最初御赐的千亩田庄,扩展到了上千顷良田。翟家也繁衍成了近支亲族两三百人的大族。

  上一代的翟家大老爷,科考不顺,考至举人之后,接连几次会试都是名落孙山,干脆就弃了科举,回家专心打理起祖传家业来。倒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