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到家_唐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宁二年(895)正月,年初之即,朱温使人去往泗州巡抚。

  泗州位于淮河北岸,大运河的中转枢纽,沿着大运河(通济渠)通达宿州,徐州,汴州,郑州,洛阳。

  使者面对归降未久的泗州刺史张谏,傲慢无礼的索求。

  泗州刺史原本是感化军节度使治下,一怒之下杀了来使,叛投杨行密。

  朱温得悉大怒,下令扣留了淮南军的大量商货,使人传告杨行密,不许收纳淮南军叛官。

  杨行密却是果断出兵,命令内弟朱延寿进攻寿州。

  寿州隶属于淮南道,军事上称之为淮南道的战略大门。

  杨行密与孙儒乱战之时,宣武军朱温趁虚出兵占据寿州。

  杨行密成为真正的淮南道节度使,寿州就成了必须夺取的战略要冲。

  其实没有泗州刺史的叛投,杨行密也要先发制人的与宣武军翻脸。

  宣武军朱温吞并徐泗之地,齐鲁之地的藩镇势力也被宣武军连连战败,处于被灭亡吞并的势态。

  历经战争洗礼的杨行密,不愿处于被动局面,他深知一旦宣武军吞掉齐鲁之地,必定大军南下进攻淮南道,他与朱温早晚都会大战争雄。

  杨行密的先发制人获得了回报,悍勇善战的朱延寿一举夺取寿州。

  杨行密使人向大唐朝廷上书,指罪宣武军朱温,请求朝廷下旨,与齐鲁之地的藩镇联合讨伐宣武军。

  昭宗当然不愿宣武军继续坐大,由于隔着陕虢节度和潼关,昭宗对于宣武军的恐惧不如河东军。

  于是含蓄的回应杨行密的请求,期望杨行密能够牵制宣武军。

  大意之下失去寿州,宣武军朱温发兵数万反扑,淮南军与宣武军发生了激烈战争。

  杨行密不能响应圣旨讨伐董昌,遣使去往越州,劝说董昌重为唐臣,他会向朝廷请求赦免其罪。

  一道圣旨送达江西的镇南军,节度使钟传接了圣旨,阳奉阴违的按兵不动,只管经营占据的洪州,江州和饶州。

  一道圣旨送达杭州的钱缪手中。

  朝廷嘉许了钱缪的忠心,赐封钱镠为彭城郡王,镇海军节度使,浙东招讨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了使相。

  钱镠接到圣旨,陷入为难境地,他原本有信心战败董昌,吞并浙东六州,成为两浙之地的强藩。

  但是,董昌在睦州驻扎五千外来川南军,还在战略要塞之地石城山,任用马殷镇守。

  马殷的来历,钱镠很清楚,知道是孙儒残部,他的属下也有投靠的孙儒残部。

  钱镠建制的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倌和许再思,都是孙儒残部将官,确实悍勇善战。

  钱镠与属下一番商议,决定了出兵,但只是虚张声势的有个讨伐姿态。

  钱镠没有信心,战败浙东与韦氏藩镇的联合。

  于是,朝廷的讨伐圣旨成了不能实施的空文。

  钱镠出兵在浙江边界对峙,福建也摆出公然讨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