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5 降价,又是降价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非皱着眉头问道,这有点不应该呀。

  “看的人不少,到目前为止,一台都没有卖出去,我找人去问了问日本三菱的价格。一台要一千八百万,这些小鬼子还真黑!”对于日本人在五轴加工中心上面狮子大张口的情况,吴忠达鄙视不已。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谁叫咱们国内目前生产不出来呢?现在他们的四轴价格降下来了吧?”云非摇了摇头。

  如果没有居然的利润,日本人不可能冒着被制裁的风险把他们的五轴加工中心运到中国来展览。

  “降了不少的,上午沈飞那边跟马扎克签订了四台四轴加工中心。每台价格三百一十二万,估计以后三百二十万的价格,就已经到顶了……”对于日本人降价的情况,吴忠达表现出了充分的担忧。

  他们降价,明显就是冲着抢九一重工市场来的。

  以前他们的价格都是在四百万左右,这下一次性降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在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在很多人为国外技术远远好于中国的人眼中。这国外的设备一旦把价格降下来,绝对比买国产过便宜得多。

  “美国跟德国的呢?”对于那些最后大多数都是被兼并收购的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数控设备生产商,云非连问问的兴趣都没有。

  “德国人不仅没有降价,反而把他们的价格涨了一点。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美国的那些公司,应该都统一了口径,降了一部分,不过降价幅度不是很大,倒是那些在我们国内建厂的公司,三轴加工中心的价格降得不少……”吴忠达对于展会里面的情况了解得很是透彻。

  德国人在这个时候涨价,应该是要炒作技术世界第一这个话题了。他们的设备出口到中国的并不多,即使获得更多的订单,他们那基本上不会再有变化的生产力也无法满足用户的订单。

  他们出口到中国的,不是新的生产设备,而是一些被淘汰的二手设备以及数控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数控系统生产技术授权。

  德国人的数控设备,质量可靠,加工精度也比较高,但是却无法适应大多数的中国工厂的生产环境,一直都是让中国用户又爱又恨。

  而美国,虽然最先研究出来数控设备,在跟前苏联竞争的时候,把主要发展重心放到了大型重型数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上面去了。在中小型通用数控设备领域方面,技术反而不如日本跟德国。

  听到那些正在中国建厂的数控设备生产商大幅度降价,云非顿时警惕起来了。

  “万有也降价了?”

  “万有倒是没有,不过他们把原来需要选配的一些附件加到了里面,这相当于的变相地降价……”

  “咱们如何应对的?”云非的眉头皱得越来越厉害。

  “重型设备跟高端设备的价格,咱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