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当年的老杨家_重回198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胃病。年轻时,胃病的危害还不够显现。但到85年,也就是再过三年,老爸的胃病就恶化成为胃癌,不得不开刀割掉四分之三的胃。

  再过两年,老爸因为胃功能基本丧失,没法进食,缺乏营养。浑身只剩下皮包骨,灯灭人走,成为一家人的最大遗憾!

  杨昌庭想到这,突然鼻头一酸。当年老爸手术时,自己在省城大专读书,家里都不通知自己回来,怕影响自己学业。放假回家,才知道老爸动手术,割掉胃。

  之后,一天天看着老爸消瘦、衰弱,一家人却无力改变。

  直至他走的那天,杨昌庭偏巧出差在外,接到电报,赶回来人已经入殓,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杨昌庭长跪在老爸那黑白画像前,空自流泪!

  后来日子见好,物质渐丰。每一次家庭聚餐,老妈说得最多的,就是那句:你爸命不好啊,晚走几年,就不缺吃的了。

  是的,老爸一辈子都缺吃的!

  如今,自己重回17岁,至少要改变一点,那就是在老爸胃病恶化之前,给他好好医治!治好!

  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必须做到啊!杨昌庭满面泪流地说,这是他重生后的又一个誓言。

  要给老爸医治胃病,就必须要有钱才行。挣钱、如何改变自己和老杨家的现状,是杨昌庭要思考和选择的。

  杨昌庭上一辈子做梦,梦境中最多的就是老箱子砸中的情境,因此,他对这一天是什么时间非常熟悉。

  1982年8月18日。

  82年是什么概念?杨昌庭知道,如今柳河地区已经分田到户,而且,万元户这个概念两年前已经提出来,也树立了榜样。

  可这时候,整个柳河市都没什么自主经济。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可不多,开个店面的叫个体户。

  对个体户,国家暂时还没有扶持的政策,特别是地方上,大家对经济上“投机倒把”的事情还非常忌讳,经济计划调配,管理体系、行政干部,对经济的理解几乎没什么概念。

  对于老杨家说来,自家编制的篾货带到集市去卖,都还小心翼翼的。

  对了,到明年还有一次全国严打,这次严打会使整个社会治安得到肃清的同时,也使得柳河这边做生意的人,退缩、观望起来。

  目前,要想挣钱,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手艺之类的,有吗?黑科技,有吗?能够做起来的项目,有吗?别人都没意识到的资源,有吗?

  杨昌庭坐在大石头上,一项项掐着手指算,都被他否定了。

  不过,目前的自己也不算一穷二白啊。至少,手里还是有点启动资金的。随着自己穿越而来的,还有十二张十元大钞,三十斤全国粮票啊。

  家里,如果说还能搞到粮票的,就是大哥了。他弄到的粮票只是江上省那种浅蓝色的省票。

  一时间,杨昌庭想不到挣钱的门路,而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给五妹找一个轻松一些的事做,是当务之急;老爸的胃病恶化,估计最迟是一两年后,甚至可能如今都在逐渐恶化。

  心里一紧,但随即想,自己目前对82年还不够熟悉,用几十年后的眼力、生活经历,还找不到一点路子?几乎不可能啊。

  另一个必须要面对的事,就是自己要不要复读。

  当年自己复读,虽说考了一个大专,如今还去走这老路?

  如果自己不复读,直接去做生意,肯定也行得通。不过,这对老爸、对老幺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吧。

  杨昌庭突然想,自己肯定要复读,而且,要考一个更好的大学,让老爸更开心。

  “三哥、三哥……”幺弟在竹林里喊,将杨昌庭的思绪打断,“什么事?”

  杨昌庭突然觉得,对弟弟妹妹,都该更亲才对。

  “爸叫你呢……”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