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0章 皇后,还不谢恩?_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的封赏名单。

  除了他一人问鼎至尊,跟随他立下汗马功劳者,拥有劝进之功者,这些官吏将领,都需要大行封赏,才能笼络麾下,更得人心。

  所以沉思片刻,秦易便在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

  “敕封陆靖仪为后。”

  写完,秦易满意的笑了笑,然后继续,又写了一大段。

  当然,他写得并不全,只是写下了他记得住的,以及他觉得必须封赏的,其余官吏,则由吏部补充。

  反正登基之时,秦易已能猜到,受封者,与加官进职者,必定是成百上千。

  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感觉。

  当然,这次是论功行赏,没有功绩的鸡犬,也难以获得荫庇。

  纸上写了,例如将定军侯敕封为公,封号定军公。

  还有一些秦易的老下属,例如慕浩壤,封为戍北镇帅。

  之前,他已接到一份折子,戍北军镇的现任镇帅,旧伤难愈,已没有精力掌控一个军镇,乞求告老还乡,秦易自然同意,准备让慕浩壤接任。

  如今,已是老将退位,新将成为朝廷栋梁的时候,所以众多跟他南征北战的有功将领,都能得到敕封,例如甘子晋,准备封为平流副镇帅,辅佐孙兴棱。

  定岳军镇,他崛起的地方,因为登基,他无暇管控,所以打算交由景勋,将其封为定岳镇帅,韩霖为副镇帅。

  卫西军镇,待到老镇帅退位后,便由池元武接任镇帅,衡宇为副镇帅。

  戍北军镇,有了慕浩壤为镇帅,还差一个副镇帅,便由陈羽担任。

  这些将领,跟随他征战四方,功劳已够,能力也足,得到重用,实属正常。

  毕竟是自己人,信得过。

  至于宣凌瑶,也是自己人,但这个自己人,就不适合封官拜将了,留给她的,是贵妃之位。

  茅力夫则提拔为御前带刀侍卫总管,易字营三校尉也将从校尉升为都尉。

  总之,一切有功未赏,且信得过的将领与官吏,都会在登基大典之后,一并封赏。

  拟好封赏名单之后,秦易也写了一封诏书,准备传给兵部。

  其中写明了,他已不在定岳军镇,所以定岳军镇中,当初因他而建立的军备营,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可以撤消。

  往后,一应器械,将会在京中军备营锻造,而后下放到各大军镇。

  新兵征集与训练,也会在禁军之中进行,训练完毕,再调派到需要补充的各大军镇。

  往后禁军,也需要配备三大强兵,但如今,西线或许会生起战事,所以众多强悍兵种,仍须留在定岳军镇,待到战事平定,再行调配。

  此外,秦易还有一个较大的决定,那就是撤销安东军镇,其中兵马,并入戍北军镇。

  只因如今,临瞻国土已往北延伸,囊括了整个流康,而流康的康都,已改造为平流军镇,安东军镇和平流军镇过于靠近,功能相近,没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