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聘开发新项目_微观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理论很新颖,不少专家都听的入神。

  并没有孟德力以为的那样,国外科学家们觉得干货太少。

  “当我们的神经元细胞两端突触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又一个循环时,信息就被记录下来了,这就是记忆力诞生的原因,这里我发现还缺少一个关键元素,计算机是通过芯片运行读取信息,我们大脑也肯定有这样的一个器官甚至结构来读取。”

  “所以我猜想肯定有一个灵魂结构体,这就像是大脑的芯片,储存了所有可以被读取的信息结构,而且它非常微小,可以在所有神经细胞中游荡,跃迁。”

  说到这里下面的院士们终于有点怀疑陈涵的理论。

  毕竟陈涵没有提实验记录,他是怎么确认这些信息的?

  很多人并不相信脑海里有这样能够随便跃迁的结构体。

  按照陈涵的说法,这个结构体根植在DNA上,这太匪夷所思了。

  但也有一些专家教授,觉得陈涵说的观点有一定的可能性。

  甚至很想和陈涵深入沟通一番。

  只不过今天下午只是单方面演讲,没有提问回答问题的环节。

  除了第一天外,明天还有一天会议,上午专家们可以申请参加各自的兴趣讨论组。

  比如研究各类疾病的,就去专门的会议室讨论交流各自的见解。

  当然参加这次大会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服用智慧药剂,亲自体验一下华国是不是在学术造假。

  对于华国来说,就跟招聘会差不多,科院的各大项目组明天才挖人,陈涵现在就准备开始了。

  陈涵可没有忘记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人才,以及公开一些猜想,然后通过这些科学家提供的灵魂之力,进行下一步科学研究的。

  面对台下喧哗,他笑着说:“这是我根据自己研究的一些猜想,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的研究所工作。”

  “如果证明了我的猜想,甚至发现了灵魂结构体,我们能够用硬件复制结构体,思维读取就不再是问题,甚至我们还有可能开发出生物计算机,脑机接口等等黑科技。”

  其实陈涵已经可以在体外复制灵魂结构体了,他的微观视角随时可以观察记录下这种结构。

  现在需要确认的就是这个结构是不是人人都一样,还有用什么材料可以量产实现。

  光刻机基本没办法做到,倒是3D打印有希望实现。

  但现在的打印体型太大,答应微观纳米结构,不管是材料和打印机器都还做不到。

  陈涵倒是可以用纳米材料通过异能制造出这种结构,但没办法量产,想要量产还需要很多专家帮助才能拿出研究成果。

  至于灵魂结构体先造一个出来试试效果,暂时也没必要,陈涵不是脑科专家,做出来都不知道如何用。

  他希望这次能找到一个脑科专家,可以根据他提供的一些信息指导,继续深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