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4章 科幻巨制_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影片渐渐被人遗忘,直至现在已经彻底遗失。

  之后的很多年,虽然技术不断创新突破,但这种电影,还是没有深入人心。

  直到进入50年代,西方国家的3D电影进入了短暂的黄金期,出现了很多良秀不齐的这种电影。

  但还是那句话,极为短暂,犹如昙花一现。大家对这种电影的关注度,还是不够。

  而且在宣传方面,也没有做到最好,毕竟这种片子拍下来,给人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感觉。

  直到70年代,一部叫《空姐》的3D电影突然火了,但火了也是因为这是一部成年人的那方面电影。

  为什么喜欢看这种,懂的人都懂……

  这部电影用了不超过百万元的小制作,却创造破亿的票房!

  一时间,圈子里的人仿佛都发现了流量密码。

  在这部电影的带动下,整个70年代的3D电影多半是些成年人的电影和特别吓人的恐怖片为主基调,甚至还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曾经风靡一时。

  但因为技术的不长进,很长时间以来立体电影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有技术无情节,人们看3D电影就如同看马戏,纯粹图的是一个新鲜劲儿。

  这使3D电影一直只是作为一种电影附属品而存在,从未作为电影业的主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后世。

  没错,实际上,后世最先进的3D电影,和十几年前的视觉效果,也差不多少……

  直到2009年后,3D电影的发展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人们需要精神层次的刺激,加上东方大国电影市场开始火爆,对于这种新鲜的,感官上刺激的3D电影尤其是情有独钟。

  随后,这一类的电影,彻底被解锁,成为了时下主流,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元年。

  就拿《阿凡达》举例,他的火爆,和3D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也就是说,陈昂现在所处的2004年,实际上对于3D电影的概念,大部分人还是处于模糊之中。

  当然,这个模糊指的是在国内市场上的模糊,毕竟在国外,3D电影虽然没发展起来,但耳熟能详。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昂可不像止步不前。

  尤其是《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大片,没有了视觉上的冲击性,没有3D带给的视觉享受,那无疑是缺少灵魂的!

  所以,陈昂要早早的捡起3D这个电影市场的秘密武器,让他在自己的手里,突然发光发热!

  至少,是要在他的手里发光发热!

  跟张艺毛交谈无疑是很愉悦的事儿。

  人家毕竟是行家,很快就弄懂了陈昂想要表达的想法。

  现在的张艺毛浑身都憋着一股洪荒之力,想要尽可能的发泄出去。

  拍科幻,他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

  但他一定要做好,有这么好的剧本,这么慷慨的金主,必须要做好!

  在他们临走的时候,陈昂告诉张艺毛,指名道姓,要让吴京出演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说起吴京,后世的人都承认,他是票房的NO1!

  四部电影拿到200亿票房,等于成龙用尽一生拍下来的票房总和,堪称恐怖。

  实际上,吴京的成名之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充满了心酸之感。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