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五章 顽固和革新(恢复正常更新)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究员(简称航材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

  但要说其最厉害的,当然还是在2017年的时候,当选国际材联第一副主席(任期为2017~2018年)和主席(任期为2019~2020年),这也是国际材联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

  国际材联全程为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iionalunionofmaterialsresearchsocieties),简称iumars。

  国际材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学术联合组织之一,也是联合国国科联(icsu)的成员,成立于1991年,总部设在美国,在全世界材料学界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中国人担任这种国际性重大学术组织主席,有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

  咳咳,比如在2019年1月1日当天,国际材联总部的一些部门已经由漂亮国西北大学迁至中国京城,至少在发声上,可以减少许多麻烦。

  韩教授想了想说道:“根据目前的反馈来看,这次大会共有万新材料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者参加。”

  万名对比1165名,好像是后者的10倍不止,按人数算的确是吊打对方。

  但不是这么对比的,这一万多人里,绝大部分都是由研究生组成,完全就是给分母凑数的。

  光华那里可是有一半都是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而且大牛不在少数,国内外院士更是就有近百名了。

  “万名?”

  裘勇教授念了一声,抬起头果断地说道:“万名还不够!既然早搞大,我提议再扩大参会人数,可以再放出三千的名额!”

  这话一出,大佬们交头接耳地讨论着,看起来还是可行的样子。

  人数多了,至少场面也壮观。

  接着就这次的大会筹备问题,讨论就去了半小时。

  后面又针对其他问题讨论了十几分钟。

  在座的大佬们除了几名中年的教授,大部分院士、老教授脸色都开始感觉轻微困乏。

  直到韩教授的一句话,瞬间让众人提神了。

  “那现在开始讨论光华大学陈灏博士的问题吧,是否吸纳对方加入我学会?”

  会议室里,瞬间一静。

  最先打破僵局的还是裘勇教授,他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陈灏博士是mit毕业的天才,要不是对方选择接管光华大学,我都打算亲自邀请对方到我们清华大学来任教。”

  “陈灏博士的水平我认为没问题,吸纳对方进入中国材料学会是一定的,倒是邀请对方进来是会员身份还是其他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需要商议的。”

  裘勇刚说完,旁边一位来自某集团研究院的张教授脸色不快地道:“裘教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让对方当理事?”

  “他一个三十不到的毛头小子,配当理事吗?”张教授当场斥道。

  “理事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