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做大菜籽饼_八零离婚创业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喷喷的菜籽饼,猪吃一斤长10斤!”

  进村卖东西的人少,好些村里人都凑过来打听价钱。听说1毛2一斤,有人就拿了袋子过来称。

  “嫂嫂,你才买5斤呀,那也太少了。我跟你讲,不是我吓唬你,明天说不定就涨价了。”

  买东西的大嫂直接表达自己的鄙夷:“哎呦,你这是要坐地起价呀。”

  周秋萍一本正经:“我说的是实在话。你出去看看,现在猪肉一斤多少钱?五块钱。鸡蛋都卖到两三块了。这猪肉涨价了,生猪收购价格肯定涨。猪靠什么长肉啊?吃草只能饿不死,只有吃菜籽饼吃油糠才能上膘。这买的人多了,你说菜籽饼的价格要不要涨?”

  那大嫂将信将疑,转头问旁边的村民:“真要涨价呀?”

  现在的农村在某种程度上讲,处于近乎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外面闹的翻天覆地的物价闯关,到了农村,就好像是别人的事,与他们无关。

  周围却有人点头:“是涨价了,上次忌日饭我割肉,肉贵的根本买不起。”

  农民一年到头都不会买几次肉,不是大日子,还真意识不到路涨价的时候。

  周秋萍笑了起来:“我没骗你吧?你买个10斤菜籽饼,发酵好了给猪吃,多长100斤肉,能多挣500块钱呢!”

  哎呦,卖东西的嘴就是骗人的鬼,说的跟真的一样。还多长100斤肉,能长50斤就不错了。

  不过50斤也好啊,就算生猪收购价格只有三块。那也能多挣150块钱。放在养了三四头猪的人

  家,这就是五六百块钱。比城里工人一年的收入也不差了。

  农民挣钱的门路少,地里刨不出钱来。只能指望自家养的禽畜。

  周秋萍这么一说,好些人都意动起来,原本要买5斤的也咬牙改主意买10斤了。

  如此这般,周高氏跟女儿跑了没几个村子,两三轮车的菜籽饼居然也卖得一干二净。

  周高氏疑惑:“他们都晓得猪肉涨价了,怎么要好好养猪贴膘还得你说啊。”

  “意识问题。”周秋萍解释道,“你看现在一个村子都未必有一台电视机,有收音机的人家也不多。大家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少了,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阶段。所谓见多识广,人的脑袋也是越用越灵活。接收的信息多,分析的机会多,反应也就越来越快。相反的,就成了算盘珠子拨一下才会动一下。”

  她记得以前看鲁迅的文章,说年纪大了的闰土有一张麻木的脸。这大概也算是大部分农民的写照。

  太苦了。

  周高氏还不满足,看着包里的钱叹气:“这要是猪油渣,咱们能挣10倍的钱。”

  现在呢?就这点钞票,看着让人都着急。

  周秋萍不知道自己是该无语阿妈的贪心,还是该高兴阿妈挣钱意识的觉醒。

  多的是小富即安的人,钱挣多了就心慌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