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节_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理论编制:一个千户所应该拥有一千零一十二户军户。足够为一个千总队提供三百到五百名士兵并配上足额的武器、装备还能承担这些士兵的粮饷。

  而千户和百户这些世职军户脱离生产子弟的任务就是锻炼作战技巧学习兵法。这样国家一旦有事世袭的军职家庭可以提供出优秀的子弟来充当千总、把总等职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千户、百户等世袭军职人家越来越向地主靠拢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算帐、收租、开酒楼、做生意样样精通但是领兵作战却完全不能胜任了。

  而普通军户不能摆脱军籍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土地也不属于个人所有收入也是卫所的明朝的士兵是一群彻底被绑在土地上的奴隶地位大概相当于俄国的农奴。

  到了晚明除了军户间的通婚以外就是娼妓也不愿意嫁入军户家至少农民的子孙还有个盼头――勤俭有可能上升为富农地主聪明的农家子弟可以做个小吏甚至考上秀才从而免去赋税。

  几百年来残酷和完全没有盼头的生活让军户子弟不断逃亡年轻人想尽办法改姓自卖为将领的家奴以便脱离军籍。虽然国家不断把犯人充入军户但是几十年前卫所的军户数量就凋零到完全无法提供兵员和装备了。

  所以从名将戚继光开始募来的士兵成为了大明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可惜几十年下来募兵制也开始败坏地方官员和将领从军户中招募士兵从而同时双重贪污国家募兵费用和卫所出产。就黄石所知采用募兵制的广宁野战军一个千总队大约有一百名少量持有武器的士兵而广宁地方部队还采用卫所制一个千总队平均只有五十名士兵。

  “本将先给你一千两白银的士兵安家费。以后每月会拨给你三百两银。但是不要大肆声张因为一般的千总队每月只能得到一百五十两到二百两。”在这个关头孙得功显然对蝇头小利没有什么兴趣了加上孙得功是王化贞直属部下。没有太多的人需要孝敬。

  “是。我广宁军军饷是每兵每月一两八钱。属下会足数招募二百名士兵的。”黄石当然更没有在这个时候喝兵血的打算。

  “完全可以招募三百人一个兵你一个月给一两他们就千恩万谢了。根本不用给足。”孙得功不满地说。

  “大人高见属下担心的是士兵会心有怨言紧急的时候还要他们出力啊。”

  “嗯如果不是怕太过张扬你收一部分人做家丁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孙得功想了想也同意了黄石的说法。

  “家丁?大人属下愚昧。”

  “是就是让他们改姓黄这样朝廷给半份军饷剩下的你给一般来说家丁肯定拿的比普通士兵多而且从此以后你无论调防何处任何职家丁都是跟着你走的他们会死心塌地跟你干。”

  这番话说得黄石目瞪口呆“大人这也行么?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