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默契_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是假钱明朝的制钱是铜六铅四而黄石拿出来的钱是铜四铅六如果仔细分辨的话可以看出来这钱更黑、也更厚。

  柳清扬是直隶的商人沈阳陷落的时候连同父兄一起被抓去开矿去年十月逃出矿山去旅顺中途听说黄石的名声后就投奔了更近的长生岛。他家族的传统业务之一就是造假钱黄石觉得这个来钱比较快就决心把铸钱展为长生岛的支柱型产业。

  长生岛卖掉货物后换了一批铜钱黄石告诉毛文龙他想造火铳的弹丸也要到了些铅块。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良最近出来的这批钱质量已经很不错了柳清扬秉承了他家族一贯的厚道把钱造得比真钱还重一分让人掂在手里就觉得是很不错的好钱。

  “黄将军”吴穆已经明白黄石想干什么了但是这个干系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太监能揽得下的:“造假钱可是灭门夷族的重罪啊。”

  “吴公公听我慢慢解释(.2.)。”黄石一**也不紧张笑嘻嘻地看着如临大敌的两个锦衣卫。

  “这些钱币都是送去海外的准确地说就是倭国……”

  黄石也打算做**海贸日本自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目标历史说起来很奇怪日本长久以来一直缺钱所以始终从明朝进口大批的制钱在日本市面流通的统统都是大明的铜钱。

  “……倭国有大量的铜和银……”

  到了十七世纪初随着日本矿山技术的不断展和越来越多矿山被现日本的铜条价格不断下跌这种本来是限制出口的战略物资一度竟然比同重量的制钱还要便宜。而随着石见银山的现日本的产银两也一度高达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倭国使用的都是我大明的铜钱……”

  虽然黄石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不早**自己铸钱但他并不打算放过这个机会世上什么买卖还能比得过印钞票?虽然开始的盈利估计会很有限(黄石没有足够的资本)不过如果能不遭遇到任何海难、扣留或生产事故的话这是一桩每两个月就翻一番的滚雪球生意。

  “……我大明已经禁止铜钱出海了……”

  其实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大明的钱去日本换铜条但制钱一向是国家的控制物资(金银也一样)黄石并打不算去向内阁解释(.2.)他为什么要一船一船地把贵重金属拉去海外荒岛更不想闹得天下皆知为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铸炮需要铜银子可以换粮食……”

  这样结论就是只有自己造才容易保住商业秘密铜更是长生岛将来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最后还能锻炼出一批技术骨干并获得金属加工的经验――这个也很重要。至于要造成铜四铅六那是出于风险考虑还有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当然也要加在商品价格里了……反正日本友人钱荒闹得厉害只要他们看不出来就好。

  “……只要吴公公**头这件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