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7章 很能惹祸的儿子_我的邻居是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历次远征都不同,几乎没有人会怀疑战争的结果大周已经足够强大了。

  依据户部的统计,大周人口超过了四千万,几乎相当于宋代巅峰人口的一半,看起来不多,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人口结构,恐怕会瞠目结舌!

  其中十五岁以下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三成五!

  十五岁以下,正好是郭威登基之后出生的大周立国之后,厉行均田,休养生息,释放奴仆,鼓励生育一套措施下来,成效斐然,许多乡村家庭,基本上是一对父母,带着五六个孩子。

  其中年纪大的,已经十岁以上,乡下成婚早,要不了几年,会有更多人加入到生育大军当中叶华预估,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大周将享受一个前所未有的人口红利,但若是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会演变成危机!

  历朝历代莫不如是,在立国的头些年,人口报复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迅速进入土地兼并阶段,然后就是兼并和抑制兼并的斗争,直到改朝换代

  对于大周来说,是有希望跳出这个怪圈的,因为工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工业带来的强大力量,可以让大周坐拥更辽阔的疆域,拥有更多的土地,安置更多的人口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只不过工业需要的是有素质的劳动力,至少天竺人就不合适。

  教育!

  必须要足够的教育,才能把上千万的年轻人送进工厂,发挥出人才红利。

  “所以呢,推行教育,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在北伐契丹之上。”

  叶华没有随着柴荣北上,皇帝喜欢享受荣耀,建立超越汉唐的盛世,叶华更享受提升文明的程度。

  他以内阁的名义,要求所有作坊工厂与学校对接。

  主管教育的李肆更是大力配合,有人愿意投钱,他可没有理由拒绝。

  李肆要求所有合作社,必须筹建学校,即便一时建立不起来学堂,也要成立识字班,没有老师,知县,县丞,书吏,全部要去充当兼职教师。

  识字率要成为各个地方衙门最重要的政绩考核项目,教育不达标,就不能评上等。

  当学生识字之后,并且有了一定的纪律,懂得服从指挥这时候各个工厂就会派出一些工匠师父,挑选徒弟,进入工厂实习。

  表现好的,可以一边领工钱,一边进行学业,毕业之后,就可以进入工厂,直接成为工人!

  这一套办法,绝对是有效的,甚至是效果惊人。

  首先大军北上,订单雪片一样飞来,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最需要的就是足够的工人。

  本来他们也是要自己培养工人的,如今能够和朝廷合作,官府帮着做前期的培养,他们的负担就轻了许多,而且学生进入工厂,半工半读,工钱很少,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培养,毕业之后,无缝衔接,直接上手,绝对是天上掉馅饼。

  谁都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