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年赈灾,五年治水_当学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懿倒是打着好主意,自己死后了无牵挂。可死前造成的水库决堤,却是殃及千万。百姓流离失所,就连黄河下流沿岸的城池都被冲垮。虽然有刘学吾的及时抢救,可惜殃及的地区范围太大,洪水奔驰的度又十分迅。几乎是顾得到头却是顾不到尾,而从北方几州调来支援救灾的部队赶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远水救不了近火。更何况是水火无情之中排头的水,所谓物极则反,水柔至刚,凶险万分。

  无奈刘学吾只能尽人事,听天由命。在高洼地带圈地建房安置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一方面全力搜救抢救还幸存的百姓。至于其他,刘学吾都当做身外物,随它去。救灾的日子里,刘学吾每天都在抢险的第一线。睡的时候,都只是随便找了条抹布铺在地上躺着就睡。完全没有搞特殊的待遇,却也让刘学吾不由的感慨,这古代实在是太落后了,缺乏现代化工具来搜救,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在绝望之中逝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见过了,人也逐渐麻木了。

  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从各地调来救援的军队都如期赶到。救援期间也都严防纪律没有生什么不和谐的事情,当然了又光明就会有黑暗,也有个别的将士触犯了底线,现者都被根据情节的严重性进行处罚。乱世用重典,这是刘学吾这些年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为了更快更加完善的组织好灾后重建,刘学吾让手下心腹带领着各自的人马负责划分好的地方。而他则是组织起督查队,挨个去巡查重建的进度。在这样砸钱,卖力的救灾。使得刘学吾深入民心,那个身穿布衣,穿着草鞋,一起扛着锄头的王爷。百姓尊称九贤王,比原本的八贤王多了一,达到了九。古人以九数为极数,九贤之称就好比九五至尊。可见百姓心目之中刘学吾的高大地位,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的天下,刘学吾算是收服了这天下百姓的心。

  三年治水,异地他乡。可是百姓在刘学吾的砸钱之下逐渐安定下来,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洪水依旧泛滥,灾后无良田可言,百姓们又如何自行耕种?刘学吾救得一时,总不能救得一世吧?这些问题都让刘学吾十分头疼。

  倒是诸葛亮给刘学吾提出了一个主意,效仿当年大禹治水。重新疏通水脉,这建议虽好,可要这一动工,耗费的物资人力以及时间会是十分之长。别的不说,现在天下尚未一统,一旦刘学吾耗费了所有的底蕴。估计此生再也不能实现宏图霸业。

  在这两难的抉择里面,刘学吾最终选择治水。就算不能一统天下,又如何?地球这么大,大汉不过偏居一偶。若是想真正的一统天下,那就得征服全球,不然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刘学吾想得很明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