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牛郎离婚的理由(一)_潘金莲成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搓麻将、也不会跳慢三蹦擦擦,任何的不良嗜好都没有。

  他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种他银河边上的一亩三分地。规规矩矩地带了一双儿女,在七夕夜与织女在鹊桥上会上一会。唯有这一天,天庭上的各大媒体都照例登消息,表彰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坚贞,宣扬玉帝和王母娘娘对他们一家四口的关心。过了这天,这一家四口就像是仙界蒸发,再无人提及。不过,在八百年前,牛郎和织女也风光过一回。牛郎对此终生难忘。那也是个七夕的前夜,大宋朝有个叫秦观的浪漫诗人,也不知dào

  他是别坏了哪根筋,在听说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感动的泪流满面,当时就在月下挥毫泼墨,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妙词《鹊桥仙》,词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秦观原本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天朝翰林。此词一出,天下轰动,人们纷纷传抄,一时洛阳纸贵。很多痴男怨女读了,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所感动,不由得泪如雨下,泣不成声。那泪水,将开封府的大街小巷整整淹没了三天三夜,据说黄河也为之涨潮三日。

  为了表彰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凡间朝廷还特地颁下圣旨,要求皇家翰林院,把汉魏时曹操儿子曹植编写的“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牵牛织女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始得一会”这样一个简单故事,要系统化、戏剧化、权威化。以便教化天下百姓。

  皇家翰林院的翰林们接旨后不敢怠慢,陆陆续续的又增加了织女洗浴、牛郎偷衣、牛衣上天、王母划河、鹊桥相会的诸多浪漫情节。一部堪称经典,情节跌宕起伏的连续剧由此诞生,八百年来从未改过。

  这部好戏后来也传到了天庭,经过专写爱情题材的言情大师柳永的渲染、谱曲,竟然也感动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连演数月,场场爆棚。净坛使者猪八戒看了此剧,不由得泪水涟涟,动了凡心,一时间想起了高老庄的高秀英,竟然连夜奔回高老庄探亲;刘海也吵着要回砍樵的大山去会狐仙胡大姐;牛魔王也闹着要到新疆火焰山去和铁扇公主团圆;梁山伯更是哭着闹着要回宜兴,去重游当年和祝英台分手的那口井……

  鉴于牛郎、织女的这部连续剧太感人,玉皇大帝也动了恻隐之心,颁下圣旨,给织女在南天门外树立贞节牌坊,授予牛郎“特级情圣”荣誉称号。自此以后,牛郎织女就成了爱情的象征,年轻人的楷模。每到七月初七,天下凡人都对这对模范夫妻顶礼膜拜。并把这个日子,唤作情人节。

  现在,大名鼎鼎的“特级情圣”牛郎要闹离婚,这个凡间楷模,这个模范丈夫的标杆要倒了,这可如何是好?

  玉帝眉头紧蹙,仔细琢磨着。牛郎要与织女离婚,可没那么容易,天庭对他不薄,凭什么?他凭什么理由提出离婚?

  爱一个人,可以不需yào

  理由,离婚,可是需yào

  理由的。牛郎会提交什么离婚理由?

  两地分居,有名无实,没有夫妻生活?或是,门不当,户不对?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